
低空经济“卡位战”,中山怎么打? 布局提速抢占新赛道
关于中山在低空经济中的“卡位战”,其布局正在加速以抢占新赛道,中山积极研究策略,寻求在航空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机遇,力图在这场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提速布局,中山旨在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
低空经济“卡位战”,中山怎么打? 布局提速抢占新赛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近期在低空经济领域动作频繁。广州市召开推进会,召集4000家企业共同发起低空经济总攻。东莞市发布机会清单,计划年内打造超过100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山翠亨新区与亿航智能和东部通航签订合作协议,探索“深圳—中山”城际低空商务航线等应用。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1+3+N”低空经济发展平台。广深珠三极及多地市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作为老牌制造业城市,中山将低空经济视为带动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通过强化产业链条和政策支持,中山正切入珠江口低空经济“黄金三角”产业链,在大湾区内打响“卡位战”。
中山凭借扎实的工业基础和城市场景优势,迅速切换赛道。御风未来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成为典型,该项目涵盖新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整机研发、生产、试飞等功能。阜沙、板芙、小榄、翠亨新区等多个镇街也在同步加码低空经济项目。例如,阜沙通用机场成功获批省级航空飞行营地,并正申报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板芙镇的国际无人机(大湾区)智能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
中山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力争聚集相关企业300家以上,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通过链主项目、载体建设和政策赋能,中山构建起“研发+制造+应用”的低空经济生态圈。
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周边有深圳、广州、珠海等低空经济核心城市。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与这些城市的陆路相通,促进了低空协作。2024年4月,深圳与中山开通了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实现4小时送达。两地企业还成立了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推动资源共享。
尽管中山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并与深圳互动频繁,但其综合实力相比广州、深圳、珠海仍显薄弱。中山需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与这些城市形成良性互动。中山翠亨新区正加快推进载人航空、无人机物流、低空文旅、政务巡检四大产业方向,打造珠江口西岸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
中山的低空经济发展形成了“三极”布局:坦洲、板芙、小榄构成“制造极”,拥有多个制造业载体;翠亨新区成为“应用极”,与亿航智能和东部通航合作;阜沙镇成为“试飞极”,成功获批省级航空飞行营地。这种布局有助于中山全域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持续开拓与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