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树倒地挡住救护车众人挪树: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
大树倒地挡住了救护车的去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援行动展开,众人齐心协力挪动大树,为救援开辟通道,这是一场关乎生命的接力,体现了人间真情与团结的力量。
7月的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暴席卷了南方小城清溪镇。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窗上噼啪作响,狂风卷着树叶在街道上翻滚,仿佛要将这座宁静的小镇掀翻。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寻常的暴雨,会在半小时后酿成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更让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完成了一次跨越年龄与身份的生命接力。
暴雨中的呼救
“医生!医生!求求你们快点!我妈她快不行了!”下午3点15分,清溪镇中心医院的急救电话里传来一个男人带着哭腔的嘶吼。电话那头,是家住镇东头老槐树巷的居民张强,他82岁的母亲突发心梗,脸色青紫,呼吸微弱,情况危急。
接警后,救护车司机李勇和急救医生王琳立刻出发。此时雨势正猛,能见度不足50米,李勇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方向盘,救护车在积水渐深的街道上艰难前行。“老槐树巷那边路窄,平时还好,就怕暴雨天出意外。”李勇一边减速,一边对身旁正在准备急救设备的王琳说。话音刚落,车头前方突然传来“咔嚓”一声巨响,紧接着是树枝断裂的呼啸——一棵直径近半米的老梧桐树,在狂风暴雨中拦腰折断,重重砸在前方20米处的路口中央,树冠将整个巷道入口堵得严严实实。
“糟了!”李勇猛地踩下刹车,救护车在湿滑的路面上滑出半米才停下。他推开车门,冰冷的雨水瞬间灌进裤腿,抬头望去,倒下的树干像一条巨蟒横卧街头,最粗的枝干足有成年人手臂粗细,枝繁叶茂的树冠交织在一起,别说救护车,就连自行车都难以通过。王琳也跟着下车查看,她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3点22分。“从这里到张强家还有300米,但这棵树挡着,车肯定过不去。”她焦急地对李勇说,“心梗病人每分每秒都很关键,我们必须尽快赶到!”
陌生人的援手
李勇尝试着联系消防部门,但对方表示,由于暴雨导致多处路段出现险情,消防队员正在紧急处置,至少需要40分钟才能赶到。“等不起!”王琳咬了咬牙,决定带着急救箱徒步过去,“李师傅,你在这里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居民帮忙挪树,我先过去救人!”
就在王琳背起急救箱准备蹚水前行时,住在附近的居民陈建国打着伞跑了过来。陈建国是附近汽修店的老板,刚才听到树倒的声音,特意出来查看情况。“医生,是不是救护车被挡住了?”他看到穿着白大褂的王琳,立刻明白了情况。得知里面有老人急需救治,陈建国二话不说,转身就往巷子里跑,一边跑一边喊:“快来人啊!树倒了挡路,救护车进不来,里面有老人要救命!”
喊声在雨幕中回荡,很快,巷子里的居民纷纷从家里跑了出来。最先赶到的是刚放学回家的高中生林晓宇,他背着书包,裤脚已经湿透,看到横在路中间的大树,立刻放下书包,伸手就去搬较细的树枝。紧随其后的是开杂货店的张阿姨,她拿着一把柴刀,气喘吁吁地说:“我家有刀,先把细枝砍断!”住在三楼的退休教师刘大爷也拄着拐杖下了楼,他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站在一旁指挥:“大家别乱,先把树冠部分挪开,留出一条通道!”
短短几分钟,十几个居民聚集过来,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刚下班的工人,还有穿着校服的学生。他们中没人知道里面等待救援的是谁,也没人计较会不会弄脏衣服、会不会受伤,眼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把树挪开,让医生进去,让救护车进来。
雨越下越大,积水已经没过小腿,冰冷的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模糊了视线。大家分工合作,年轻力壮的男人负责抬主干,妇女和老人则合力搬细小的树枝,林晓宇和几个学生用张阿姨拿来的柴刀,小心翼翼地砍断那些缠绕在一起的细枝。树干浸透了雨水,又湿又滑,几个人一起用力,才能勉强挪动几厘米。陈建国的手掌被树枝划破,鲜血混着雨水滴进泥里,他甩了甩手上的血,咬着牙继续喊:“再加把劲!医生还等着过去救人呢!”
与时间赛跑
此时,王琳已经蹚水跑到了张强家。只见老人躺在沙发上,嘴唇发紫,脉搏微弱,王琳立刻跪在地上进行胸外按压,同时让张强准备硝酸甘油。“老人心率很低,必须尽快送医院做溶栓治疗,否则随时可能休克。”她一边按压,一边对张强说,“外面的人正在挪树,我们必须等树挪开,才能用救护车送医院。”
张强站在窗边,看着外面雨中忙碌的身影,眼眶瞬间红了。他不认识那些帮忙挪树的人,但此刻,他们的身影在风雨中显得格外高大。“谢谢他们,谢谢他们……”他喃喃自语,手里紧紧攥着毛巾,不停地擦拭着脸上的雨水和泪水。
外面的挪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最粗的那段树干成了最大的障碍,五六个男人围着它,喊着号子一起用力,可树干纹丝不动。“这样不行,得找东西垫着当支点!”刘大爷突然喊道。住在隔壁的装修师傅赵刚立刻想起自己车上有几块木板,他冒雨跑回工地,扛来三块厚实的木板,垫在树干下方。“一、二、三,起!”随着陈建国一声呐喊,几个人借着木板的支撑,终于将树干抬起了一道缝隙,其他人赶紧往缝隙里塞进更多树枝当垫脚,慢慢将树干往路边挪动。
3点35分,经过13分钟的努力,众人终于在树干下方清理出一条宽约1.5米的通道,刚好能容下一个人带着急救箱通过。“医生!可以过来了!”陈建国朝着巷子里大喊。王琳听到喊声,立刻对张强说:“我先回去叫救护车开过来,你在这里看好老人,保持她的呼吸道通畅!”说完,她又蹚着水往回跑。
回到救护车旁,王琳和李勇立刻发动车辆,小心翼翼地从清理出的通道缓缓驶过。车轮碾过残留的树枝,发出“咯吱”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场救援伴奏。3点40分,救护车终于停在了张强家门口,医护人员迅速将老人抬上担架,送往医院。
看着救护车消失在雨幕中,参与挪树的居民们才松了一口气。他们浑身湿透,衣服上沾满了泥点,有的人手上被树枝划破,有的人累得直喘气,但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陈建国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大家说:“好了,人送走了,咱们再把剩下的树枝清理干净吧,别再挡着其他人通行。”
生命的回响
当天下午5点,从医院传来好消息:由于送医及时,张强的母亲经过抢救,已经脱离生命危险,正在重症监护室观察。得知消息的居民们,纷纷在小区微信群里互相转告,群里瞬间被“太好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大家都是好样的”等消息刷屏。
第二天,雨过天晴,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老槐树巷的路面上。被挪到路边的梧桐树干旁,放着一束刚摘的向日葵,那是张强特意买来的,他说:“要谢谢这些陌生人,是他们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
清溪镇的这场雨中救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宣传,却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的善良与勇敢。当灾难突然降临,当生命需要救援,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的含义。他们或许只是普通的店主、工人、学生,但在那一刻,他们都是生命的守护者。
正如王琳医生在事后所说:“作为医生,我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但这一次,是一群陌生人的援手,让我们跑得更快、更有力量。这场救援,救的不仅是一位老人的生命,更是一座城市的温暖与希望。”
如今,那棵倒下的梧桐树已经被园林部门处理,老槐树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居民们都记得那个暴雨天,记得那些在雨中忙碌的身影,记得那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因为他们知道,当善良汇聚成力量,再大的风雨,也挡不住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