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今年前5个月贸易逆差或破纪录 囤货效应推高逆差
今年前五个月,美国贸易逆差可能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囤货效应成为推高逆差的重要因素,由于全球供应链问题和需求增长,企业大量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应对潜在短缺,导致库存积压,进而加剧了贸易逆差,这一情况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今年前5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可能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随着美国“对等关税”暂停期限临近,囤货效应推升了美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然而,进展缓慢的关税谈判为这些亚洲国家对美出口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越南和泰国5月出口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两国对美出口同比激增35%。韩国6月前20天出口额同比增长8.3%,其中对美国出口增长4.3%,创下今年迄今最大增幅。
企业为应对美国关税和贸易政策的突然变化而积极囤货,导致美国2025年迄今的贸易逆差大幅增长。彭博社预计美国5月贸易逆差将达910亿美元,今年前5个月的逆差总额接近6430亿美元,远超疫情期间创下的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上半年对美出口创新高颠覆了以往的传统表现。过去亚洲各国供应商在圣诞节前集中向美发货,通常下半年对美出口更为强劲。但与往年不同,美国7月初所谓“对等关税”暂缓到期,迫使亚洲国家企业上半年就尽快将货物装船运往美国。
对美出口的历史性增长将体现在本周美国发布的5月份对外贸易数据中,并可能使美国政府与亚洲各经济体就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谈判复杂化。
目前,美国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间的关税谈判依然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僵局。印度政府因担心对农民造成不利影响以及出于对美国转基因食品相关的担忧,拒绝了美国玉米和大豆等农产品以低关税进入印度市场的要求。日美之间也尚未达成任何协议。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正筹备最早于6月26日启程的第7次美国之行,旨在终结当前损害日本经济的关税措施。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于美国当地时间23日下午4时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及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会谈。汽车、钢铁等是谈判主要内容之一。如果亚洲国家无法与美国达成协议并避免关税大幅上调,它们的经济增长可能很快会面临一定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