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 北方人更容易得 甜蜜负担背后的血糖焦虑
近年来,糖尿病逐渐年轻化,年轻人也开始面临这一健康威胁,北方人更容易受到糖尿病的侵袭,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血糖问题的焦虑,糖尿病背后的血糖问题成为许多人甜蜜生活中的负担,需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以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蔓延。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 北方人更容易得 甜蜜负担背后的血糖焦虑!这个夏天,年轻人在外卖三巨头联手打造的“饭局”里享受着奶茶的甜蜜。然而,他们对血糖的担忧也在增加。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最新发布的糖尿病地图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有2.33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这种群体性的血糖焦虑催生了动态血糖仪和无糖茶的巨大市场。量化血糖曲线和“无糖”标签让年轻人愿意为健康付费。本期内容探讨血糖焦虑背后的商业机会。
最近,“外卖三国杀”如火如荼进行中,各种优惠券不断从平台弹出,年轻人们频繁下单,尤其是茶饮类商品。社交平台上,薅到羊毛的年轻人既感慨抢购的乐趣,也担心商战最终可能影响自己的血糖。
当代年轻人对糖的态度矛盾,既无法放弃甜甜的奶茶,又时常担心喝太多糖会得糖尿病。一些人会选择去医院检查血糖,如果一切正常,他们会继续享受奶茶;但也有一部分人被确诊为糖前期,开始控糖之旅。糖前期是指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患者在化验单上会有异常指标,但几乎没有直观感受。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研究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总数达到2.74亿,糖耐量受损患病率迅速上升。导致血糖异常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精神压力等。河北初中老师陈默在确诊糖尿病前期前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焦虑,体重急剧增加,最终确诊为糖前期。
糖尿病逐渐年轻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从2005年到2023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翻了一番,每天新增约2.2万人。20岁成为分水岭,大学生与初入职场的年轻男性是最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还在进一步降低,甚至有不少未成年人被确诊为糖尿病前期。
不同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明显,北方普遍高于南方。北京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8.45%,天津和上海紧随其后。研究预计,如果不及时干预,到2050年,北京和天津的糖尿病患病率将超过40%。
大多数人在走进内分泌科之前都经历过减肥失败。一位河南医护人员吐槽自己减肥困难,体重超过160斤,尝试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但效果不佳。另一位刚刚步入职场的女孩两年内胖了30斤。她们最终意识到反复减重失败可能与代谢有关,经过检查,前者确诊糖尿病,后者处于糖前期。
肥胖与糖代谢异常关系紧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钟朝辉指出,大多数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糖尿病。数据显示,北方人均BMI已超重,而糖尿病对北方人的威胁更大。
年轻人对血糖的较量一开始充满新鲜感。每次吃饭都像一场考试,血糖仪是唯一的裁判。在这场控糖实验中,每种食物都有具体的升糖指标。社交媒体上的记录无形中加重了人们对食物和血糖的焦虑。医生朱秀娴强调,培养对血糖的认识重要,但不必过度焦虑。
想要控糖,第一步就是戒掉高糖饮料。无糖茶已成为控糖人的必备选择。数据显示,无糖茶新用户中超过84%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三得利乌龙茶连续两年销量增长约200%,东方树叶销售额大增90%。
为体重和控糖焦虑的年轻人开始使用医用血糖仪作为24小时的“减肥搭子”。动态血糖仪便捷易用,可以连续监测血糖14天。血糖仪上的数字成为生活中心,督促佩戴者控制血糖。有人通过血糖仪找到了最佳主食芋头,有人彻底舍弃快速升糖的食物。当血糖数字上升时,他们可能会跳过一顿正餐。食欲随着血糖数字起伏波动,血糖仪也能反映人的情绪。
尽管动态血糖仪检测的是组织间液葡萄糖水平,存在一定误差,但这并未妨碍其成为爆款单品。品牌之间的价格战降低了购买门槛,国产品牌将传感器价格降至100元至200元。年轻人可以用几杯咖啡的钱来掌控自己的血糖和体重。
控糖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不少人曾想过放弃。血糖仪似乎给了他们一个坚持的理由。陈默告别了炸肉,恢复了低碳饮食。他说,新的一天,血糖波动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