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父亲将价值60多万房产过户给女儿,欠债百万盼女儿帮还债,律师:父债无须子偿 家庭矛盾引发关注
一位父亲将价值60多万的房产过户给女儿后,因欠债百万希望女儿帮忙还债,引发家庭矛盾和关注,律师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子女没有义务承担父母的债务,这一事件凸显了家庭财产管理和亲情之间的复杂关系,提醒人们在处理财产问题时需谨慎考虑家庭成员之间的权益和责任。
重庆市民赖先生因生意困难欠下百余万债务,希望女儿帮忙还债,却引发家庭矛盾。去年他将开发商抵押的两套永川房产(价值60多万)过户给两位女儿,今年5月得知女儿均已售出。如今身处困境,他期望女儿返还部分售房款。
小女儿表示,父亲在她们年幼时出轨导致父母离婚,且长期疏于陪伴,赠与房产更像是“补偿”,并非借款。她们原计划在姐姐坐完月子后商议支援金额,但父亲公开指责令她们伤心。
经调解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两位女儿各自留下20万元,并分别向赖先生现任妻子转账30万元(共60万元)用于还债。双方签署协议,明确此后无任何债务纠纷。
根据《民法典》合同相对性原则,父母债务应由其本人承担,子女无代偿义务。赖先生的债务属于其个人经营负债,与女儿不存在法律关联。赖先生将房产过户给女儿的行为在法律上属于无偿赠与。根据《民法典》第657条,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后不可撤销,除非存在法定的可撤销情形(如附义务赠与未履行)。本案中赖先生未举证赠与附还款条件,其主张难以成立。
本案中的房产系生前赠与而非遗产,不适用《民法典》第1161条关于继承的规定。赖先生若主张该赠与存在借贷合意,需提供书面协议或资金往来凭证等证据。目前公开信息显示仅有单方主张而无佐证,女儿主张的“情感补偿”更符合赠与特征的司法审查惯例。
法律上女儿无还款义务。赖先生需自行承担债务,本案的结果是通过协商,寻求到女儿的自愿帮助。此案凸显了民事法律中产权归属、赠与性质认定的核心规则,以及“父债无须子偿”的现代法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