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西太双演习 剑指台海不收手 备战大规模冲突
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两次演习,旨在加强在台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并备战大规模冲突,这些演习显示出美军对台海地区的重视和不断增强的军事行动能力,美军演习的目的不仅是展示其军事实力,还旨在向该地区发出明确的信号,表明其随时准备应对潜在的冲突,这一行动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警惕,也加剧了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
尽管美军近年频繁卷入中东战火,但西太平洋方向仍然是五角大楼的重点部署区域。根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计划,仅今年7月,美军就将在西太平洋地区举行两场重要演习。中国专家表示,这些演习毫不掩饰地表明其针对中国的意图,并借此细化该地区的冲突准备工作,需要高度警惕。
美军大量战机集中部署在关岛,美国空军正“重返太平洋”。美国“防务一号”网站报道,从7月10日开始,美国空军将举行为期两周、规模空前的“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该演习类似冷战时期北约举行的“部队重返德国”演习,旨在演练印太地区可能发生的高端战争,演练“敏捷作战应用”等新型作战概念。预计将有近300架战机和数千名人员参与跨战区部署。
这次演习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美国空军演习之一,预算高达5.326亿美元。近年来,美国空军在太平洋方向的大规模演习不断。例如,2023年5月的“北方边缘”演习出动了150架战机;“竹鹰2024”演习在12个地点部署了约150架战机;2022年的“勇敢之盾”演习则出动了超过200架飞机。此次“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堪称规模最大。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施耐德上将透露,演习将在“敏捷作战应用”架构下全面验证战时后勤、分散动员及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盟友之间的互操作性等实战化项目。美空军副司令劳拉·兰德曼中将表示,演习将演练“敏捷战斗部署”概念,将集中部署的战斗机部队拆分为小队派往偏远地区以防止被对手“一锅端”,并根据需要快速调动。美国空军参谋长阿尔文强调,此次演习的重要性超过了著名的“红旗”系列战术演习,属于“跨战区”的实战演练。
《空军与太空军杂志》称,“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汲取了美国空军先前数十年演习的经验教训,结合空中、陆地和海上组成部分,应对太平洋广阔而分散地区的战术和战略突发事件。演习内容涉及第五代战斗机在内的美国及其盟友的战斗机中队在争议空域对抗复杂威胁;运输机部队在恶劣条件下运送物资并重新部署资产;指挥和控制小组指导广阔地域的复杂同步调动和作战行动。
此外,“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还将与该地区的其他演习相配合,如美国空军“竹鹰”演习、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主导的“护身军刀”演习。今年的“护身军刀”演习将于7月13日至8月4日举行,参演总兵力达3.5万人,参演国家多达19个,范围从印度洋的圣诞岛一直延伸至珊瑚海,为历年之最。
目前,参加演习的各国军队已经陆续抵达。以“美国”号两栖攻击舰为首的美国海军舰队已抵达澳大利亚,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威尔士亲王”号也启程前往澳大利亚参加演习。澳国防部宣布,今年的“护身军刀”演习新增了网络战、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等演练课目,还将测试高对抗环境中的后勤和保障能力。
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罗纳德·克拉克上将表示,一旦在该地区爆发危机或冲突,美军很难确保通畅利用战略空中力量进入战场的能力,因此需要设立“联合战区配送中心”。这些中心必须具备港口能力和飞机起降设施,以方便快速运输物资。此外,演习中,美国陆军还将首次进行新型“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在太平洋地区的实弹发射。
中国专家认为,美军在太平洋方向展开的这些演习表明,五角大楼正在为该地区的大规模冲突逐步细化准备工作。无论是“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还是“护身军刀”演习,都在演练和测试针对性的新型作战概念。虽然美军试图拉拢盟友制造“人多势众”的氛围,但大多数国家并不愿意被绑上美国战车,真正投入兵力有限。
五角大楼也在加快该地区的基地建设。新通过的军费预算包括印太地区军事建设项目的11亿美元。美军还计划投资升级关岛和帕劳之间偏远岛屿上的跑道和基础设施,并为菲律宾的7个军事基础设施投资1.28亿美元。其中,关岛防御系统最受关注,五角大楼提出了耗资17亿美元的扩建计划,旨在加强关岛的防空和导弹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