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冒高考扁担女孩虚假账号被处置 网络谣言整治行动持续进行
仿冒高考扁担女孩的虚假账号被处置,这是网络谣言整治行动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广泛,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安全,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网络谣言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虚假账号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此次事件的成功处理,彰显了相关部门对网络谣言的零容忍态度,也提醒广大网民要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仿冒高考扁担女孩虚假账号被处置 网络谣言整治行动持续进行!各级网信和公安部门协同联动,多管齐下,全力整治谣言乱象。北京6月以来累计清理假冒仿冒“韦东奕”个人账号超过5000个。6月6日,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一个用户名为“韦东奕”的账号,该账号发布了一条4秒的视频,视频中韦东奕本人出镜介绍这是他的账号。据其堂哥透露,该账号确实是韦东奕本人的账号,由家人协助申请,后续将分享数学相关内容。
6月中旬,“韦东奕食堂就餐遭多人轮番拍摄”的视频引发社会高度关注。针对自媒体跟拍盯拍、恶意蹭热行为,北京网信部门迅速开展核查,督导属地网站平台全面排查、分类处置,坚决铲除无底线博流量土壤。截至6月21日,已集中清理盯拍蹭热等信息4699条,关停违规直播间32个,对740个实施恶意拍摄、歪曲解读的自媒体账号采取禁言、限制营利、关闭等处置措施。
网络谣言主要聚焦社会热点、灾情事故、伪科普等领域,造谣者通过移花接木、AI生成、伪科学包装等手段虚构或夸大事实,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相关部门迅速响应,通过权威信息发布、跨部门联动执法等举措依法惩治造谣传谣行为,持续筑牢网络空间清朗防线。
多个自媒体瞄准公众关切话题,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例如,在中高考关键节点,考试升学、就业招聘类谣言层出不穷。有人散布“2025年高考答案流出”,伪造“高考试卷”,严重误导考生及家长。交通出行方面,一些谣言虚构杜撰、歪曲误读公共出行政策,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造成恶劣影响。此外,还有谣言利用公众对外卖群体、基层体育赛事的关注,无底线博眼球、引流量。
6月,全国多地进入汛期,有网民借机散布不实信息,如编造“湖南永州蓝山县特大暴雨致汽车被冲走”等虚假视频图文,或是夸大汛情影响,或是旧图翻炒,严重误导公众。还有网民杜撰重大安全事故,恶意炮制“河南驻马店物流港爆炸致50人死亡”等谣言,极易引发群体性恐慌。
部分网民利用专业领域信息差,曲解科学概念或传播错误知识。例如,谣言“95号汽油更耐烧”混淆汽油标号与燃烧效率的概念,传播错误认知。近期网上还出现“米汤可代替母乳和奶粉喂养孩子”等系列谣言,打着“中医”“科普”旗号,宣扬错误喂养知识,严重误导母婴群体。
各级网信和公安部门协同联动,全力整治谣言乱象。中央网信办整治AI技术滥用,第一阶段累计处置违规小程序、应用程序、智能体等AI产品3500余款,清理违法违规信息96万余条,处置账号3700余个。北京6月以来累计清理假冒仿冒“韦东奕”个人账号超5000个,上海警方依托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企有偿删帖、舆情敲诈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力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理性参与网络热点事件讨论,谨慎辨别与判断,维护清朗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