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苏超爆红对中国足球意味着什么 地域感召力的复兴

访客 2025-07-09 19:18:18 38581
苏超爆红象征着中国足球地域感召力的复兴,这一现象意味着中国足球正在逐渐摆脱过去的困境,开始展现出新的活力和潜力,苏超的崛起不仅提升了中国足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激发了更多人对足球的热情和参与,这标志着中国足球正在逐步走向正轨,未来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苏超”(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爆红令人惊诧。在足球早已远离主流舆论的情况下,许多观众第一次走进球场现场观赛,很多人也第一次认真讨论足球。

苏超爆红对中国足球意味着什么 地域感召力的复兴

2025年7月6日晚,江苏宿迁举办了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6轮,泰州对阵镇江的比赛。“苏超”吸引了大量新观众进入球场,通过现代媒体的宣传,江苏省十三个万人级别的体育场一票难求。我从1999年开始一直现场看球,这次却没买到南京队对苏州队比赛的门票。尽管如此,想到有几十万人同时抢购六万张门票,一切又显得合情合理。

苏超爆红对中国足球意味着什么 地域感召力的复兴

作为球迷,我转而购买了中甲联赛南京城市队的比赛门票,这支同样打着“南京”旗号的职业球队,主场上座率从未超过5000人。这场比赛因安保和宣传考虑推迟了一天举行。

苏超爆红对中国足球意味着什么 地域感召力的复兴

“职业联赛为业余比赛让路”?“国足球员躲球,苏超球员迎面撞球”?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观众与被“苏超”吸引来的新观众之间拉开了理解鸿沟。为什么“苏超”能火起来?为什么足球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苏超”的爆红对中国足球意味着什么?

苏超爆红对中国足球意味着什么 地域感召力的复兴

“苏超”仅仅是一场文旅大秀吗?这个由省政府直接推动的城市业余足球联赛游离在中国足球体系之外。各市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伍,但“苏超”难以归置在现有体系中。官方对球员选拔标准的规定非常模糊,导致各城市实力参差不齐。有人认为,“苏超”本质上是利用地域冲突的一场文旅大秀,类似于“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乐园”。

然而,一个“地域之争”能否完全解释“苏超”的爆红?为什么7月5日南京队对苏州队的苏超能够有六万名观众且一票难求,而7月6日的南京城市对延边龙鼎的中甲联赛只有不到5000人观看?观众选择“抛弃”职业联赛,更倾向于“纯粹”的地域感召力。

谈到江苏职业足球与地域感召力的关系,必须回顾江苏的职业足球历史。江苏职业足球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94-2001年,成绩低迷但极具地域感召力;2002-2007年,遭受冷遇,大量球迷流失;2008-2020年,凭借顶级联赛影响力重新崛起;2021年至今,江苏队解散后,省内各市开始另起炉灶。

“苏超”改变了传统叙事,一支临时组建的“南京队”迅速占领了地域感情的生态位。尽管没有争夺冠军的实力,也没有职业水平,但这些球队稳稳地接住了球迷的地域感情,被认为是本地人“自己的球队”。

一条短视频推广称:“苏超”没有人情世故,只有纯粹对抗。职业联赛的球队多以省名或省会命名,无法给大多数城市带来“自己的球队”的亲切感。球迷们逐渐看透了职业联赛的商业本质,不再真心将职业联赛中的球队看作“家乡球队”。

尽管有很多人只是跟风,并不热爱足球,但也有不少球迷愿意支持家乡球队,将朴素而热烈的地域感情投入到了“苏超”的十三支球队中。“苏超”看似业余,主题也不是足球本身,却真正触及到足球的社区性和大众运动的本质。

“苏超”爆红后,前央视解说员刘建宏将其纳入中国职业足球的“金字塔”中,认为它属于业余和职业之间的过渡阶段。他的观点遭到网友反对,因为主流舆论将“苏超”视为超越甚至取代职业足球的先进事物。

业余比赛怎么会在主流舆论中高于职业联赛呢?很多足球从业者表示不屑,认为不负责任的言论破坏了职业足球环境。但“苏超”提供了反思职业足球的机会:我们的“职业联赛”真的“职业”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职业联赛挑剔“苏超”业余的资格都不牢靠。

从足球运动社区联合的角度来看,“苏超”的球队在地域代表性上远高于职业球队。从商业角度来看,“苏超”创造了经济价值,票价低廉却依然火爆。职业联赛既不能感召本地球迷,也无法实现商业盈利,还始终无法成为独立的商业联盟,最终让球迷失去了信心。

“苏超”的出现分担了职业足球的压力,证明了“职业联赛”路线在这片土地上也可以成功。一些从业者意识到,针对我国幅员辽阔的国情,构建更加贴合地域分布的联赛体系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苏超”与职业联赛不是对立的,也不可能互相取代。

“苏超”证明了足球依旧可以为我们带来快乐,这就足够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