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媒体:伊朗的最大危机并非来自外部 接班人问题成隐患

访客 2025-07-09 18:15:38 45299
媒体指出,伊朗当前面临的最大危机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内部问题逐渐凸显,接班人问题成为伊朗的一大隐患,随着老一辈领导人的逐渐退休,新一代领导层的培养和选拔成为关键,这一问题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内部动荡,对伊朗的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构成重大挑战,外界普遍关注伊朗如何解决这一隐患。

伊朗与以色列、美国之间的“十二日战争”虽已结束,但其引发的影响仍在持续。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伊朗正寻求与美国进行会谈,并且会谈已经安排好。然而,伊朗外交部发言人8日否认了这一说法,表示伊朗未向美国提出任何会谈请求。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提到,伊朗对于重启核谈判没有问题,但需要确保在谈判过程中不会再次受到攻击。

媒体:伊朗的最大危机并非来自外部 接班人问题成隐患

这场军事对抗将伊朗推入自两伊战争以来最严重的安全与政治危机中。尽管战火暂时平息,但随时可能重燃。包括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内的伊朗高层仍面临被暗杀的风险。7月5日,哈梅内伊在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这是他自6月以伊战争结束后的首次公开露面。作为自1989年起统治伊朗的宗教领袖和政治核心,他对伊朗及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在哈梅内伊年事已高、健康状况不明、多次遭遇暗杀威胁的情况下,其个人命运已成为伊朗国家稳定的重要变量。

战争期间,伊朗媒体提出了“哈梅内伊之后谁来执掌伊朗”的问题。在外部高压和内部裂痕下,最高领袖接班人问题的不确定性是伊朗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哈梅内伊出生于1939年4月19日,来自一个贫寒的宗教家庭。他在年轻时因追随霍梅尼、传播伊斯兰革命思想而多次被捕。1979年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他迅速成为革命体制中的核心人物,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在其政治生涯中,哈梅内伊经历过多次暗杀或未遂袭击,其中一次几乎致命。本次伊以战争中,以色列实施了“定点清除”战术,有迹象显示以方曾试图将哈梅内伊作为潜在打击目标。尽管当前军事冲突暂时缓和,但哈梅内伊仍面临持续且现实的暗杀威胁。以色列长期布局中东情报网络,摩萨德体系已多次渗透伊朗内部,成功实施精密打击。此外,伊朗国内存在为数不少的以色列潜伏间谍与地下协作势力。在长期遭受制裁之下,伊朗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导致民众不满情绪高涨,为以色列的渗透提供了条件。

与此同时,随着哈梅内伊年事已高,继任者迟迟未定,其接班问题成为笼罩伊朗上层结构的最大政治宗教风险。伊朗宪法规定最高领袖由专家会议选举产生,但该机构形同虚设,实权操控者多集中于伊斯兰革命卫队、保守派与强硬派政治宗教人物之间。目前,哈梅内伊并未正式指定其继任者。外界普遍认为他的儿子穆杰塔巴·哈梅内伊是热门人选,但他缺乏显著的宗教头衔和公开政治履历,易引发社会对“世袭化”的警惕。此前被视为最有可能接任的易卜拉欣·莱希已因直升机事故身亡,使接班格局更加不确定。伊朗缺乏制度化的“过渡机制”,下一任领袖很难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同,这将直接冲击政权的合法性根基,可能诱发什叶派内部分裂、军政博弈甚至宪政重构。

当前,伊以战争虽已暂时告一段落,但其给伊朗政体留下的裂痕远未弥合。在战争期间,以色列对伊朗高层实施“定点清除”战略,引发全球对伊朗“后哈梅内伊时代”的高度关注。伊朗国家媒体罕见表态称“已为领袖遇刺做好制度安排”,从国家层面首次承认了最高领袖随时可能缺位的现实可能性。这意味着,“哈梅内伊之后谁来执掌伊朗”已从禁忌话题转变为现实政治中的结构性风险。在缺乏明确继任机制、接班人选高度敏感、宗教人士与军政精英分歧扩大的背景下,任何权力更替都将带来合法性断裂的风险。伊朗正处于一个“制度未革新、核心或将缺位”的历史交叉点。从1979年到今天,伊朗政体经历过战争、制裁、未遂政变与抗议,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在外部军事打击与内部权力疑云之间摇摆。战争阴云与重重困境相叠加,使得伊朗再次走到了一个面临抉择的历史节点。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