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10多万新能源车底盘维修报价6万多 高昂维修费引发热议

访客 2025-07-09 15:14:35 24705
近日,关于新能源车底盘维修费用高昂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据报道,某新能源车的底盘维修报价高达6万多,而其售价仅为十多万元,这一高昂的维修费用引发了许多消费者的担忧和质疑,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担忧新能源车维修成本过高的问题。

10多万新能源车底盘维修报价6万多 高昂维修费引发热议!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车出行”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然而,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增加和车龄的增长,不少车主发现自己陷入了“维修困境”。要么选择官方高价维修或保养服务,要么冒着“脱保”风险选择便宜的第三方维修厂。车企不愿开放维修技术,第三方维修厂受限于技术壁垒不敢修,这让车主们叫苦不迭。

10多万新能源车底盘维修报价6万多 高昂维修费引发热议

林女士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开了不到四年,最近一次保养时被检测出底盘损坏、屏幕导航失灵等问题。仅底盘维修费用就高达6万多元。她对此感到很气愤:“花十来万买的车,本来以为至少能开七八年,现在发现预期过高。”林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已成为普遍现象。例如,一辆特斯拉Model Y汽车车尾碰撞后电池包轻微变形,维修费用竟高达近18万元,而新车购买时价格约28万元。相比之下,一辆丰田凯美瑞燃油车发生追尾事故,在发动机舱损毁的情况下,维修费用为7万元左右。巨大的维修费差距让许多新能源车主难以接受。

10多万新能源车底盘维修报价6万多 高昂维修费引发热议

从业多年的山东优快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高级主管魏然解释了背后的主要原因。新能源车更像是一个电子装备,电子设备本身造价高,维修成本也更高。另外,新能源车在制造工艺上追求一体化铸造,让车身更轻、结构更坚固,但一旦出现碰撞损失,往往无法局部维修,只能整个切割更换。这也是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此外,各大新能源车企实际上处在一个类似维修市场垄断的红利期。厂商在维修定价方面的话语权也助推了“官方维修”价格的节节攀升。有些损坏的部件本可修复后继续使用,但修复后可能不符合车企规定的标准,因此只能对部件进行整体换新,增加了车主的维修负担。

10多万新能源车底盘维修报价6万多 高昂维修费引发热议

面对高昂的维保费用,许多车主自然寻求第三方修理厂。贾先生去年4月份购买了一辆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目前已行驶2万多公里。不久前,他接到了品牌门店打来的电话,提醒他尽快前往门店为汽车做规定保养。考虑保养价格较高,贾先生询问能否自行寻找第三方修理厂进行保养维护,得到的答复是“可能会影响车辆质保”。这让他陷入两难:官方保养价格实在叫人“肉痛”,可万一因为第三方保养影响了车辆质保,将来恐怕损失更大。品牌车企官方客服证实了这一说法,并表示如果检测证实二者不存在关系,就可以正常质保;如果存在关系,则后续的维修保养都需要自费。

10多万新能源车底盘维修报价6万多 高昂维修费引发热议

记者查阅多家新能源品牌车企的用户手册发现,多数手册中都有类似条款:若车辆未按照保养计划进行定期保养,由此引发的故障,车企将不再承担相关三包责任。贾先生的纠结并非个例。即便车主想选第三方修理厂,对方也不一定敢修。山东兄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开始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经历了从公交车、物流车到新能源乘用车的转型。2020年,公司进一步转型,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品牌汽车的维修服务上。但转型至今,该公司接手的维修单子仍以特种车辆、出保车辆为主,很难实现与品牌新能源汽车4S店公平竞争。该公司经理刘海表示,他们的技术不比4S店差,但不能碰触电池数据,对于可能涉及法律风险或安全风险的维修项目,他们也不会做,以免被厂家起诉。除了法律风险,在技术层面,许多新能源车企也会通过技术手段限制车辆在第三方修车厂进行维修。

政策层面已经出手尝试破解这一困局。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提出要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降低维修成本,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鼓励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开放,提升动力电池的维修经济性。同时,要加强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维修和理赔标准,提升车辆维修和理赔标准化程度。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从而缓解新能源汽车维修难的现状。

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难的现状,有行业专家建议加强信息公开与行业标准制定,同时车企应该公开更多的维修技术数据,以便第三方修车厂能够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中国汽车维修协会信息分会秘书长张学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车企通过用户协议条款(如“私拆电池视为放弃质保”)来限制车主的维修权,属于“霸王条款”。也有律师认为,车企多以“安全”和“技术合规”为由辩护,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随着时间和政策的变化,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生态会越来越好。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