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全球报告:中国成为全球痴呆率第一的国家,五个“之最”警示未来 老龄化与健康挑战并存

访客 2025-07-05 19:44:49 82644
全球报告指出,中国成为全球痴呆率最高的国家,老龄化与健康挑战日益严峻,报告揭示了五个“之最”,警示未来中国面临的巨大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痴呆症患者数量不断攀升,健康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一现状对医疗系统和社会各界提出了严峻考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老龄化与健康挑战并存的局面。

2025年6月20日,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的研究表明,中国已成为全球痴呆患病率最高的国家。这项研究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主导,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的数据,分析了1990年至2021年间全球痴呆负担的趋势、风险因素和健康系统表现。

全球报告:中国成为全球痴呆率第一的国家,五个“之最”警示未来 老龄化与健康挑战并存

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痴呆年龄标准化患病率达到900.8/10万人,是全球所有204个国家中最高的。紧随其后的是黎巴嫩(828.3/10万人)和德国(820.5/10万人)。意大利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患病率也接近800/10万人。这些国家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快、筛查能力强的特点,但中国的增长速度和绝对值均超过他们。这意味着每1万人中有90人患痴呆,对中国老年人口(约2.8亿)而言,推算出痴呆患者可能达到2500万人以上,给无数家庭带来了认知退化带来的照护挑战。

全球报告:中国成为全球痴呆率第一的国家,五个“之最”警示未来 老龄化与健康挑战并存

为应对这一问题,2024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的通知。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30年,痴呆防控科学知识基本普及,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全面开展,老年期痴呆风险人群得到早期干预,规范化诊疗机制更加完善,照护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综合连续防控体系基本建立,痴呆患病率增速得到有效控制,友好的社会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全球报告:中国成为全球痴呆率第一的国家,五个“之最”警示未来 老龄化与健康挑战并存

研究还发现,中国是唯一一个被单独划入一个国家聚类的国家。在204个国家中,按痴呆患病率与DALYs(伤残调整生命年)变化趋势进行聚类时,中国因增长轨迹特殊,被单独列入Cluster 1。其特点是痴呆患病率大幅上升,而DALYs小幅增加。其他国家则被分为五个不同Cluster,如印度、尼日利亚、菲律宾等国属于Cluster 2,澳大利亚、挪威、西班牙等国属于Cluster 3,表现最佳。

中国之所以被“单独成类”,反映了两个“非常态”现象: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叠加,暴露更多患者;另一方面是我们找出了更多有痴呆风险的人,但“查出来之后怎么办”的系统还没有跟上,导致一边是患者数暴增,一边是照护跟不上。

此外,中国在全民健康覆盖指数较高国家中,痴呆负担“高于预期”。尽管中国的全民健康覆盖指数已达到中高水平,但其痴呆DALYs却远高于其UHC水平所应对应的“预期值”。相比之下,英国、新加坡、秘鲁、印度等国家在全民健康覆盖基础上痴呆DALY显著“低于预期”。

在中国,即使医保普及、医院覆盖广,痴呆筛查未标准化、诊断晚,护理服务未跟上,家属负担重,缺乏系统的“预防—筛查—管理—照护”闭环。政府已经明确了主要目标,推动相关工作。

研究还显示,高空腹血糖已成为中国人群中最主要的痴呆风险因素。2021年,高空腹血糖导致的痴呆DALYs占比为14.6%,全球最高。高血糖可通过脑微血管病变、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显著提高认知退化风险。防控痴呆,血糖管理是头等大事。

为深入开展糖尿病防治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2024年7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

在全球范围内,部分国家在痴呆应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澳大利亚构建了覆盖全国的认知健康干预系统,包括定期认知筛查、家庭医生制度下的初筛评估、专业康复中心的慢病联合管理,以及社区照护服务。挪威通过全人群认知功能早筛和将痴呆患者的日间照料、营养管理、居家康复纳入国家福利体系,极大减缓了家庭负担。英国通过“家庭医生+认知评估工具+社区护理”的组合机制,实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支持。新加坡、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家则通过低成本、广覆盖的策略,在控制DALYs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对标国际经验,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标准化的老年认知筛查机制,打造以社区为核心的照护服务体系,将痴呆防控融入全民健康覆盖框架,构建全国级认知健康数据库和追踪体系,推进公众教育和全社会动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