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日本末日预言者开始改口 梦境被误解

访客 2025-07-05 19:19:33 12102
日本末日预言者改口,声称之前的预言是误解,此前他们曾声称有末日灾难即将来临,但现在表示之前的预言是基于梦境的误解,这一转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人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人们,对于预言和预测应保持理性和审慎的态度,避免过度解读和恐慌情绪的产生。

关于“日本末日预言时间为凌晨4点”的事件,综合各方信息及实际发展情况如下:

日本漫画家龙树谅在2021年再版的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中描述梦境称:2025年7月5日凌晨4:18,菲律宾海域将发生海底爆炸,引发超百米海啸,导致日本1/3国土沉没,台湾、菲律宾等地因地壳抬升形成新大陆。该预言因作者1999年曾模糊提及“2011年3月大灾难”并与东日本大地震时间巧合,引发部分网民信任。

龙树谅在2025年6月新书《天使的遗言》中明确表示,“7月5日仅为做梦日期,非灾难日”,指出具体时间系出版社营销添加,原意被扭曲。她解释称,梦境可能象征“事件无法挽回的临界点”,而非精确预测。

日本气象厅多次声明当前技术无法预测地震具体时间、地点和规模,任何精确日期的预言均属谣言。科学界仅能评估长期概率(如南海海槽未来30年强震概率80%),无法锁定某日。鹿儿岛近期频繁地震(12天内超900次)属正常板块活动,与大地震前兆模式不符。预言中“陆地抬升形成新大陆”需9-10级地震能量,远超地质运动极限,违背科学原理。

预言引发的社会影响显著。香港、台湾赴日游客退订率超50%,部分航空公司减少航班。日本防灾包销量激增300%,超市应急物资遭抢购。有广播作家计划带家人离开东京,但电视台以“避免恐慌”为由拒绝制作专题节目。部分民众计划凌晨外出避难,甚至携带宠物等待;多数民众保持常态,年轻群体戏谑参与“末日体验团”或网络玩梗。

7月5日凌晨4:18及后续时段,日本未发生海底爆炸、海啸或地壳抬升等灾难。日本气象厅监测显示,全国无异常地质活动,仅鹿儿岛在早6点发生5级左右常规地震,与预言无关。超过20万网民熬夜关注日本地震速报直播,事后话题转向玩梗与嘲讽。中文社交媒体出现#日本无事发生#等标签,部分网民表达失望或调侃。

商业炒作是预言传播的重要原因。出版社为书籍销量刻意添加具体日期,利用民众灾害焦虑营销。社交媒体“信息茧房”放大恐慌内容,如中文平台相关视频播放量破亿,理性声音被淹没。日本民众对灾害的敏感源于历史创伤及现实风险。中文网络“期待灾难”情绪,隐含对日本历史问题的愤慨。

个人应储备水、干粮、收音机“防灾三件套”,熟悉避难路线。识别谣言时,精确到日期/时间的“预言”均不可信,以日本气象厅、内阁府防灾部门发布信息为准。真正的安全感应来自常态化防灾准备,提升科学认知和应急能力比盲信预言更有价值。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