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男子酒后被打还手致人死亡获刑8年 还手需谨慎

访客 2025-07-05 10:26:19 10165
一名男子在酒后遭到攻击后还手,导致对方死亡,最终被判处八年有期徒刑,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在面对冲突和暴力时,还手需谨慎,过度的自卫行为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应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失控,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山东济宁的钟女士至今无法接受,42岁的儿子马某某因一场酒后冲突被判故意伤害罪,获刑8年。她表示,儿子最初是被打得一身是伤,还手打了一拳,没想到会出人命。

男子酒后被打还手致人死亡获刑8年 还手需谨慎

这起案件的关键争议在于:被打后还手致人死亡是否构成“故意伤害”?死者本身有高血压且事发前大量饮酒,这些因素是否影响定罪?

男子酒后被打还手致人死亡获刑8年 还手需谨慎

2024年1月31日凌晨,马某某和朋友在饭店吃饭时遇到熟人王伟一家。原本两桌拼桌喝酒,但马某某想提前离开,被王伟阻拦,双方发生口角。冲突升级过程中,王伟的儿子王宇先动手推搡马某某并踹其胯部、击打头部。双方被劝出店外后继续厮打,马某某被朋友拉开。随后,马某某突然挥拳击中王伟左脸,王伟倒地,两天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报告显示,王伟因脑血管畸形破裂导致脑出血死亡,而饮酒、高血压、情绪激动、轻微暴力均可成为诱因。

马某某的辩护律师主张,王伟的死亡是“意外事件”,理由包括王伟本身有高血压,事发前已饮酒6小时,且尸检未显示脸部有明显外伤,无法证明马某某的一拳直接致死。但从判决结果来看,一审法院未采纳这一辩护意见,认为马某某有主动攻击行为,并非单纯自卫,且还击超出必要限度。

法律解读指出,正当防卫需符合“必要性”和“紧迫性”,若对方已停止攻击或威胁降低,继续还手可能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特殊体质不影响定罪,只要伤害行为与死亡有因果关系,施暴者就需担责。

马某某一家向死者家属赔偿13万元并达成和解,但未取得谅解。法院量刑时考虑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基准刑一般为10年以上,因部分赔偿及被害人过错(先动手)酌情减至8年。

普法提醒建议,冲突时尽量回避,还手需谨慎,避免被认定为“互殴”。若对方有特殊体质(如心脏病、高血压),轻微暴力也可能担责。赔偿加谅解可大幅降低刑期,但并非绝对免罪。

目前,马某某不服判决已提起上诉,二审焦点可能包括王伟的死亡是否直接由马某某的拳击导致,冲突全过程是否显示马某某有伤害故意,以及赔偿金额与被害人过错是否应进一步减刑。此案警示人们,还手需谨慎,法律不鼓励“以暴制暴”。若遇冲突,报警远比动手更安全。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