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美速成班组织者最高或被判处无期 非法培训乱象揭秘
近期医美行业速成班引发社会关注,其非法培训乱象被揭露,组织者们可能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最高或被判处无期徒刑,这些速成班缺乏正规资质和专业技能要求,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乱象,相关部门正在加强监管力度,以保障公众利益和人身安全。
“零基础”学员用三四天的时间就能成为“医美从业者”?近期有媒体报道,一些所谓的“医美速成培训班”打出“零基础培训”“包教会”“推荐就业”等口号,声称几天内即可掌握医美技术。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鼓吹医美行业能快速致富,日收入无上限。课程内容涵盖理论学习、针剂注射实操,甚至包括朋友圈经营、吸引顾客及应对投诉等。在明知药品有毒性风险的情况下,培训师还公然传授规避和应对执法部门检查的技巧。
据销售人员介绍,课程学时仅3至4天,只要交了学费,无需考试就可获得“技能证书”。经核查,证书标注网址无医美专业内容,联系电话无法接通,相关机构在信用信息平台未备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咨询服务热线也证实了无该技能认定。一番调查下来,媒体记者找不到一个真实存在的开展培训业务的合法经营主体,也没有经过合法注册。
把非法行医包装成致富捷径,这样的医美速成培训班大肆“量产”所谓的“医美从业者”,完全置消费者生命健康于不顾,也在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必须予以严查重处。
医美速成班无资质招生、虚假宣传、发假证等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刑法等多项法律规定。培训班组织者可能面临高额行政处罚,甚至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诈骗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传授犯罪方法罪以及非法行医罪的共犯,最高可能判处无期徒刑。
消费者若不慎接受了速成“医美从业者”的服务,导致身体损害或财产损失,可以依据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操作者及所在机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消费者还可以向卫健部门举报非法行医或向市场监督部门投诉医美机构虚假宣传。如若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可以收集医美机构涉嫌诈骗、非法行医的罪证,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在此呼吁广大消费者在接受美容服务时,需要提升自身的认识,区分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的差别。生活美容通常通过非侵入性手段进行,例如护肤、按摩、美发、美甲等保养;而医疗美容则涉及手术、药物、医疗器械等医学技术方法,如注射玻尿酸、注射肉毒素、激光脱毛、隆胸、线雕、光子嫩肤等。医疗美容属于医疗行为,法律要求提供这类服务的人员需要具备医师执业资格,并在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内进行。建议公众通过官方平台查询医美机构美容医师资质以及药品医疗器械批号等,避免权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