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海域浒苔大爆发 绿色草原覆盖海面
烟台海域浒苔爆发,大量浒苔覆盖海面形成一片绿色草原,这一现象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引发广泛关注,目前尚不清楚浒苔爆发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研究,该事件提醒人们关注海洋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生态平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025年7月初,山东烟台海阳海域遭遇生态危机,海面与沙滩被密集的浒苔覆盖,仿佛一片“绿色草原”,引起广泛关注。6月30日清晨,网友吉米爱钓鱼在千里岩海域附近拍摄到海面呈现青绿色,小艇行驶其间仿佛驶入草原,这一罕见景象迅速在网络平台传播。同时,烟台开发区招商马尔贝拉附近海域的市民李女士也于29日下午发现沙滩上形成数米宽的浒苔带,绿色植被蔓延至远处,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此次浒苔爆发并非首次。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监测,自2009年起,烟台海阳海域每年夏季都会出现浒苔侵袭现象,但2025年的规模尤为显著。据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环境保护科负责人透露,浒苔主要集中在南部海域,海阳地区通常持续约一个月,而其他区域如烟台港、芝罘湾等未受影响。今年的浒苔覆盖范围更广,密度更高,部分区域甚至出现“无从下脚”的情况。
面对突发的生态灾害,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显示,2024年赤潮、绿潮等生态问题频发,而2025年夏季的浒苔问题已列入重点监测范围。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科研单位和社会力量展开打捞作业,通过机械清理与人工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减少浒苔对海洋生态的破坏。然而,负责人坦言,尽管多方努力,但浒苔的清除效果仍不理想,需长期投入与科学管理。
对于市民而言,浒苔的爆发不仅影响了亲海体验,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李女士表示,若浒苔持续发酵,数日后将散发恶臭,甚至可能引发水质污染。部分游客因沙滩被覆盖而取消行程,当地旅游业面临短期冲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现象与近年来烟台海洋生态修复的成果形成鲜明对比。例如,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通过禁建工业项目、恢复植被等措施,已成功改善局部海域水质,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生态岛。
浒苔问题并非孤立事件。2008年奥运会期间,青岛曾因浒苔大规模聚集影响帆船比赛,引发广泛关注。烟台作为黄渤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其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始终面临挑战。尽管近年来烟台通过海湾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举措显著改善了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如八角湾从“黄沙荒地”转型为“金沙滩”,但浒苔的爆发仍暴露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海洋生态保护的热议。有网友感慨:“从小在海边长大,20多岁时才有这种‘草原’景象。” 这种直观的对比凸显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的深远影响。专家指出,浒苔的爆发与海水富营养化、气候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需通过加强监测、优化排污治理、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多维度应对。
尽管2025年烟台海面的“绿色草原”现象令人担忧,但这一事件也为城市提供了反思与改进的机会。正如烟台八角湾的蜕变所展示的,通过科学规划与全民参与,生态困境完全可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契机。未来,烟台需在保护海洋生态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平衡中,探索更多创新路径,让“碧海蓝天”成为城市的永恒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