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女儿黑救护车上死亡 父母发声 医疗纠纷持续发酵

访客 2025-07-03 12:16:14 15984
女儿在救护车上不幸离世,父母对此发声并引起医疗纠纷持续发酵,这起事件令人痛心,引发社会关注,关于医疗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尚待进一步调查,此事件提醒我们关注医疗服务和急救体系的重要性,以保障每一个生命的安全,呼吁相关部门彻查此事,给家属一个公正的答案,同时也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需加强医疗质量和急救能力的建设。

女儿黑救护车上死亡 父母发声 医疗纠纷持续发酵。2020年7月1日晚,一位名叫刘丽丽的女孩因风湿性右腿疼痛需要补充蛋白,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前,她在长春医科医院进行了全身检查,结果显示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在吉大一院,主治医生赵令建议她住院补蛋白。家属反复告知医生和护士,刘丽丽对头孢抗生素过敏,并且这一情况在病历中有记录。

女儿黑救护车上死亡 父母发声 医疗纠纷持续发酵

刘丽丽入院后病情有所好转,甚至在8月1日还与父亲通电话说自己感觉好多了。然而,8月2日上午,主治医生邹小娟在没有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给刘丽丽使用了头孢吡肟。用药后不久,刘丽丽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头痛、呕吐等症状。家属请求赵令医生进行抢救,但赵令表示风湿科重症病房没有床位。家属报警求助,警察到达后,医院才开始紧急抢救。由于吉大一院的重症病房没有床位,刘丽丽被转到呼吸科,但呼吸科主任表示这不属于他们的专业范围。最终,刘丽丽的病情恶化,出现呼吸道出血、呼吸衰竭和肝脏损伤。医生建议转院至北京协和医院救治。

家属决定将刘丽丽送往北京,但医生建议只能通过救护车转运。家属雇用了标有吉大一院标识的救护车,但车上并没有急救设备,且司机不是吉大一院的员工。在转运过程中,救护车多次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途中,刘丽丽接受了三次不明药物注射,最终在8月5日晚上11点30分去世。

刘丽丽去世后,救护车司机拒绝将尸体送回吉大一院,而是直接送往范家屯殡仪馆。由于没有死亡证明,殡仪馆无法存放尸体,家属只好联系社区服务中心开具死亡推断证明。随后,刘丽丽的尸体被火化。

刘丽丽去世后,家属多次与吉大一院和仁康急救站协商未果,于2021年12月提起诉讼。庭审中,双方就鉴定机构的选择产生分歧,最终法院指定去广州中山鉴定中心。经过几个月的等待,鉴定机构以没有尸检为由退卷。法院最终判决吉大一院承担10%的责任,赔偿90,976.05元;仁康急救站承担60%的责任,赔偿545,856.30元;家属承担30%的责任。家属不服判决并上诉,但中级法院维持原判。

2024年7月16日,家属申请强制执行。目前,吉大一院已支付9万元,法院从仁康急救站账户划扣了6999元,剩余款项尚未到账。家属希望法院尽快执行到位,以缓解丧女之痛带来的痛苦。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