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上海市民:扔旧的比买新的难 废旧家具处理难题凸显

访客 2025-07-28 21:29:09 14061
上海市民面临废旧家具处理难题,扔掉旧家具比购买新家具更加困难,这一问题逐渐凸显,需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市民需要寻找可靠的回收渠道,同时倡导环保意识和资源循环利用,以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废旧家具的妥善处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议题。

家住上海浦东的刘女士最近想换掉用了五六年的一套皮沙发,却遇到了处理旧沙发比买新沙发还麻烦的问题。回收公司不收这款沙发,联系物业清运需要支付200元,这让刘女士感到无奈。

上海市民:扔旧的比买新的难 废旧家具处理难题凸显

不少市民在更新家具家电时也遇到过类似的尴尬。由于二手家具家电处理渠道不通畅,只能作为建筑垃圾付费清运,且费用较高,很多市民因此推迟了更换计划。市人大代表陆益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居民生活品质,也抑制了消费意愿,建议规范清运价格并搭建旧家具家电处理平台,激活装修和家电等消费市场。

市民林女士最近想换掉一批家具,其中包括一个八成新的大橱柜。她在二手平台上挂了一个月,但买家要么压价过低,要么因跨城搬运不便而交易失败。她联系的回收公司也不愿意接收,最终她只好付费250元请物业清运。

陈伯伯住在五楼,想换一台新洗衣机,原本看中了一款参与“以旧换新”政策的品牌,但咨询客服后被告知他的旧洗衣机不符合回收标准。物业告知他需要支付一笔清运费,考虑到搬运困难和额外费用,陈伯伯决定放弃换新,继续使用旧洗衣机。

废旧家具、家电在住宅小区属于“大件垃圾”,居民不能随便乱扔,基本都需要收费,但收费标准并不统一。有的居民为省这笔清运费,将旧家具偷偷丢弃在小区角落,影响环境并存在安全隐患。陆益发现,在老旧住宅二次装修过程中,大量尚有使用价值的家具家电因缺乏规范的回收渠道,不得不被当作大件垃圾或建筑垃圾处理,居民还需承担高昂的清运费用,这已成为制约居民改善性消费的一大瓶颈。

大件垃圾清运的主要痛点在于标准缺失和渠道不畅。收费混乱让居民心里没底,不同小区对大件垃圾的收运方式和服务标准也存在明显差异。居民对清运费用分摊不透明表示不满,而物业则觉得冤枉。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制度设计,部分清运单位与物业缺乏正式委托协议,导致双方互相推诿。

市人大代表邹彩玲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信息不对称。她建议建立清运单位与居民的直联机制,公开清运联系方式,并规范清运单位与物业的《委托协议》,明确“谁收费谁负责”原则。

为解决大件垃圾收运价格不透明的问题,上海部分区域正在探索“一站式收运服务”模式。通过线上平台预约,专业“无废管家”会提供上门搬运服务,并根据实际工作量进行费用结算,实现了收费标准的透明化。

陆益建议打通旧家具回收利用的完整链条,避免业主将旧家具作为建筑垃圾付费处理。可以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例如积分兑换模式,居民处理旧家具获得的积分可置换监理服务、垃圾清运券或停车券等实用权益。同时扩大“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将更多品类的大件家具家电纳入补贴范围,并适当放宽回收标准。

市商务委表示,本市逐步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去年5月,市商务委牵头制定了《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提出多项重点任务,支持多家企业认定为国家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企业,并鼓励重点回收主体积极参与旧家电家具以旧换新活动,支持爱回收等企业创新“互联网+回收”等服务模式。希望通过这些举措,推动旧家具家电处理从“付费负担”向“资源增值”转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