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陈佩斯《戏台》票房逆跌说明什么 口碑逆袭资本

访客 2025-07-28 20:06:07 40421
陈佩斯执导的作品《戏台》票房逆跌,口碑逆袭资本,显示出观众对于高质量作品的追求和认可,这一现象揭示了观众对于演艺作品的审美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优秀的作品能够通过口碑传播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而不仅仅是依赖资本的推动,这也预示着演艺市场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真正优秀的作品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和市场的认可。

陈佩斯导演的力作《戏台》票房逆跌了。刚开始电影市场并不看好,预售仅26万,首日院线排片只有13%,相比之下,《南京照相馆》和《长安的荔枝》的排片都达到了23%。尽管如此,《戏台》依然实现了逆袭,四天内票房达到1.85亿,猫眼预测最终票房将增长到5.99亿。

陈佩斯《戏台》票房逆跌说明什么 口碑逆袭资本

谁说《戏台》是“传统喜剧”?剧情片做好了,仍旧可以做到老少咸宜。起初,很多人认为这是“30年前的传统喜剧”,受众面太窄。然而,认真观看后发现,陈佩斯的讽刺意味很浓,几乎把各路资本讽刺了个遍。影片评分高达8.0分,用口碑打脸了各路资本。

陈佩斯《戏台》票房逆跌说明什么 口碑逆袭资本

影片讲述了民国初年一个唱京剧的戏台班子的故事。当时洪大帅在打仗中获胜,攻占了北京城,开始耀武扬威。五庆班是当时有名的戏台班子,有大牌名角金啸天和男旦冯老板,吸引了许多人慕名而来。黄渤出演一位包子店的小伙计,经常给剧组送包子。机缘巧合下,他与便衣打扮的洪大帅相遇,两位老乡相谈甚欢,小伙计因此变成了“角儿”,大帅拿起手枪,非要听他演戏。而真正扮演霸王的金老板却因为抽大烟沉溺其中。

陈佩斯《戏台》票房逆跌说明什么 口碑逆袭资本

黄渤的角色代表的是资本强捧的“丑儿子”,不懂梨园规矩,连出场亮相都不会,却因资本的“钦点”成为男一号。大帅坐在中间不懂装懂,俨然是大家眼中的笑话。大嗓儿唱跑调了,懂行的观众唉声叹气,大帅鼓掌,别人也只能跟着鼓掌。真正的角儿来了,懂行的大声欢呼,大帅反而听不懂。大帅还要求改戏,让项羽活着,刘邦上吊,让戏不成戏,角不成角。冯老板的虞姬那一句“傻——”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陈佩斯《戏台》票房逆跌说明什么 口碑逆袭资本

大帅是丑角不难理解,但更讽刺的是剧组和戏班子这些“被资本裹挟,只能不断配合他做戏”的人。明明是皇帝的新装,但大家为了保住命和戏班子只能妥协,这也许反映了现实中的许多无奈。作为艺术家,不想为资本低头,但在强权和性命攸关时,保持傲气非常困难。

陈佩斯《戏台》票房逆跌说明什么 口碑逆袭资本

这一台大戏既是一部梨园荒诞喜剧,也是71岁陈佩斯退圈26年后的“倔强”和不妥协。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陈佩斯《戏台》票房逆跌说明什么 口碑逆袭资本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