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教育考试院解读“未录却征”原因 志愿征集详解
陕西教育考试院对“未录却征”现象进行解读,详细解释了志愿征集的过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部分考生填报志愿时存在误区或不了解征集志愿的具体流程,导致未被录取却仍需参与征集,考试院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仔细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正确选择,此次解读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志愿填报过程,提高录取率。
陕西教育考试院解读“未录却征”原因 志愿征集详解,陕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有考生和家长提出疑问:自己明明填报了某个院校专业组,结果没被录取,却在征集志愿,这是怎么回事?对此,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对“未录却征”进行了详细解读。
征集志愿通常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种是正式投档录取时,报考生源不足导致计划缺额,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第二种是报考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或自身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相关要求而退档形成的计划缺额;第三种是正式投档后,高校在该省追加招生计划。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录取动态判断档案是否投出。如果录取动态没有变化,说明考生未达到在该批次填报的所有院校专业组的提档线。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的档案会被投入符合条件的第一个院校专业组,不再投入后续院校专业组。
多次征集是指某批次某院校专业组通过多次征集志愿的形式补充生源。这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首次征集填报人数不足,导致计划仍有空缺;另一种是征集志愿投档后因退档造成计划空缺,需要再次征集。
降分征集是指某批次在一次或多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后,部分招生计划仍未完成,需降分扩大填报生源范围,再次进行征集志愿。这种情况较少见,考生需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权威公告,如有征集志愿信息会第一时间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