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付费退费难乱象调查 退费套路多消费者维权难
近期调查发现预付费退费存在乱象,消费者面临退费困难的问题,商家设置多种退费套路,消费者维权难以保障,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正在加强监管,呼吁消费者提高警惕,谨慎选择预付费服务,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遇到退费难的情况屡见不鲜。夏女士在南京一家马术学院为儿子购买了50节马术课程,花费24500元,后来又续购20节课花费9800元。孩子因多次坠马产生恐惧不愿继续学习,夏女士申请退还剩余13节课费用。该机构却表示,退费需按每节课880元的正常价格计算已上课时,按照这种算法,夏女士不仅无法退款,还需补交15860元。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其他领域。赵女士在北京一家网球培训中心为女儿购买了18小时的一对四班课课包,花费4999元。上完10节课后,原教练离职,新教练教学敷衍、强度不当,导致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赵女士申请退还剩余课时费,商家要求已经上过的课程按原价430元/小时扣除,并收取20%手续费。最终,赵女士仅能退回100多元。她多次与商家沟通无果后,无奈接受了将剩下课时费转成10节场地费的方案。
刘女士在某美容院消费10万多元购买了149次护理项目,接受55次服务后认为效果不佳,且出现皮疹。三甲医院医生建议暂停美容项目,但美容院仍建议继续做项目。刘女士要求退还剩余90余次费用,约7万元。美容院称每次服务均搭赠保养套盒,退费需按原价扣除已做项目和套盒费用,最终仅愿退3000余元。刘女士对商家态度感到愤怒,目前正寻求消协帮助,并考虑起诉。
安女士在商洛市一家瑜伽馆购买了普拉提小班课,因工作调动离开商洛,联系馆方协商退费未果。馆方要求其自行转让课程,安女士尝试多种方式均未成功。多次投诉无果后,安女士决定异地起诉维权。
王女士在深圳一家声乐教育机构购买了38节课的声乐课程,因试课老师无法上课,机构试图单方面更改课程安排。王女士向机构申请退款,商家只同意换老师或自行转卡。王女士向消协和12345平台投诉未果,于今年1月起诉。经过法官调解,机构最终退还11800元,双方达成和解。
还有一些商家通过设置消费时效、捆绑其他服务等“隐形门槛”变相加收费用,阻挠退费。李女士在盐城一家健身房购买了30节私教课程,因年卡快到期,健身房要求要么续年卡,要么私教课作废。李女士多次到店沟通无果后,决定起诉。最终法院判决李女士剩余23节课可在一年内上完,无需续年卡。
许多消费者在遭遇退费难时优先通过12315等渠道投诉,但面对强硬商家往往无能为力。消费者想要进一步维权需诉诸法律,但起诉耗时费力、成本高昂,迫使不少消费者无奈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