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收废品阿姨捡到22个金手镯送派出所 锦旗引发热议

访客 2025-07-22 12:25:01 15939
一位收废品的阿姨在捡拾物品时意外发现了22个金手镯,她没有贪图这些贵重物品,而是选择将其送到派出所,这一行为引发社会热议,并受到广泛赞誉,阿姨的诚信行为彰显了社会正能量,锦旗更是引起人们对诚信和道德的思考。

收废品阿姨捡到22个金手镯送派出所 锦旗引发热议。广西柳州的龚阿姨在柳南区航二路一家珠宝店外的垃圾堆里翻找废品时,发现了一个被丢弃的快递盒。她以为是普通纸箱带回家拆开后,惊讶地发现盒子里整整齐齐码着22个金手镯,总重约500克,价值近40万元。龚阿姨激动地盘算这笔钱足够在市区买套房或让全家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收废品阿姨捡到22个金手镯送派出所 锦旗引发热议

她的儿子提醒她,这笔财物太贵重不能私占,否则会触犯法律。凌晨1点,母子俩将金镯送到柳州市公安局五里卡派出所。民警迅速调取监控,仅用1小时就锁定失主为珠宝店的老板娘韦女士。原来店内员工打烊时误将未入库的客户订单包裹当垃圾扔了。7月12日,韦女士领回金镯时对民警和龚阿姨表示感谢,并送了一束鲜花和一面锦旗称赞龚阿姨拾金不昧。

收废品阿姨捡到22个金手镯送派出所 锦旗引发热议

事件曝光后,韦女士的“谢礼”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龚阿姨归还40万元的金镯,回报只是一面成本不足百元的锦旗,显得格局太小。有人调侃说:“祖宗十八代攒的运气被儿子硬塞回去了。”还有人提到其他案例,如青岛一名女大学生归还40万元财物后获赠500元现金加锦旗,贵阳一位早餐店老板捡到10万元现金归还失主并获酬谢7000元。广州甚至有明文规定,拾得贵重遗失物可获财政支付的10%奖励。

收废品阿姨捡到22个金手镯送派出所 锦旗引发热议

然而,法律人士指出,《民法典》第314条明确规定,拾得遗失物必须归还权利人,否则可能构成侵占罪。第317条仅允许拾得人索要“保管费、交通费”等必要支出,并无强制酬谢条款。律师直言,拾金不昧是法律义务,不应以物质衡量善举。

收废品阿姨捡到22个金手镯送派出所 锦旗引发热议

这场争论反映出法律与民间期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有人认为锦旗承载的心意远超物质;另一方面,呼吁建立更务实的激励制度,避免让好人寒心。龚阿姨的平静态度成为焦点,有人赞其“清流”,也有人叹“太傻”。韦女士的锦旗最终成了检验社会对“感恩诚意”理解的试纸,它轻飘飘的布料压不住40万黄金在人心头沉甸甸的分量。

收废品阿姨捡到22个金手镯送派出所 锦旗引发热议

收废品阿姨捡到22个金手镯送派出所 锦旗引发热议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