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昔日老将陆续离职、万达广场被卖,王健林成孤家寡人

访客 2025-07-22 11:46:11 30187
昔日老将相继离职,万达广场被出售,王健林面临孤军奋战的困境,随着公司人事变动和资产重组,王健林在商业帝国中的地位受到挑战,这一系列变化标志着万达集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王健林需独自面对未来的商业竞争与挑战。

昔日老将陆续离职、万达广场被卖,王健林成孤家寡人。

一口气卖掉48座万达,王健林能渡劫成功吗?

照这个速度卖下去,国内的万达很快就不再姓王了。这次王健林是一口气卖掉了48座万达广场,是力度最大的一次。怎么回事?看一眼这个连屏幕都装不下的股权转让名单,每一行可都是一个能年入几个小目标的印钞机。

如果加上年初卖掉的5座,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卖了48+55,53座万达广场已经赶上过去两年的总和了。很明显今年王老板割肉的力度变大了,这也真是没办法。因为以前同一阵营的战投,像永辉、苏宁、融创现在都已经变成了索命的债主。只要万达没法按时还债,抵押的资产就会被法院冻结。

截止到现在被执行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75亿,这就逼着万达不得不卖资还债。要不然等到更多资产被冻结或者强制执行,处境则会更加被动。就像今年年初,法院把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给冻结了。这家公司的唯二持股人就是王健林和王思聪,而这家公司拥有万达集团99.76%的股权。不难想象这件事对王老板的影响能有多大。

但另一方面王健林的断臂求生之路也走的非常坎坷。现在他差不多已经卖了近100座万达了,相当于总量的1/5。这还不包括这两年转卖的万达商管股权、万达电影和海外公司等重资产。但这些钱加上万达每年赚的钱也完全不够还6000多亿的债务和利息。

从昔日的问鼎首富到如今的四面楚歌,王健林的商业史可以说是成也地产败也地产。曾经他是三次问鼎中国首富,两次问鼎亚洲首富,一度在地产界是跺一脚颤三颤的人物。他一手创立的万达更是自成一派的商业帝国。巅峰的时候即便不算周边配套建设的写字楼住宅的创收,仅靠商城的店铺租金一年都有500亿。

但辉煌都在2016年之前,之后一切都变了。这一年万达刚完成私有化,成功从港股退市。同时,开启了上市A股的漫漫长路。

但事不随人愿,2017年国内就收紧了房地产公司上市的审核标准。虽然王健林反应及时,通过果断甩卖部分地产项目,弃车保帅,成功躲过了三条红线。但这个时候集团已经是伤筋动骨了。之后王健林带着万达商管连续三次冲击二级市场,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此时万达手上的现金流已经枯竭了,要想继续上市就只能借钱,潘多拉魔盒在这个时候就正式被打开了。由于之前上市的失败,投资人的信心已经被透支殆尽。王健林为了挽回投资人的信任就签下了一份对赌协议,承诺如果在2024年之前万达商管无法上市,那么万达将出资回购所有股权,并支付高达10%-12%的利息,大约是380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万达依旧没有成功上市,而王健林为了保全万达只能出卖了部分万达商管的股权,相当于舍弃了半壁江山帮万达渡劫。虽然这种壮士断腕,手起刀落的魄力确实值得称赞,但是代价也是巨大的。有人粗略算过,目前万达要彻底还清债务,可能至少要卖掉200座万达广场。

而随着万达帝国不断被肢解,王健林本人的财富也快速缩水。2015年他们的家族财富是2200亿,到了去年还剩下200亿,简单换算一下相当于每天减少5000万。

王健林如今的困境既有个人决策的失误,也有地产时代落寞的底色。但必须要说的是,即便面临如此大的劫难,王健林依旧守住了三条红线,不烂尾、不欠薪、不坑投资人。他没有转移资产到国外,也没有跑路,算得上是有担当的商人。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只是跌倒了,但没有输。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