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褐石培心幼儿园周边环境铅浓度 调查结果显示无铅污染
最新的褐石培心幼儿园周边环境铅浓度调查结果显示,该幼儿园周边环境中铅浓度正常,没有发现铅污染的情况,这一结果将为家长和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保障幼儿园周边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7月12日,甘肃省成立省委省政府调查组,提级调查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省纪委监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参加,并请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专家参与。国务院食安办派出工作组指导督办。
经公安机关查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厨师贺某霞先后于2024年4月23日和2025年2月20日两次通过网购平台购买黄色颜料1200克、红色颜料1000克、绿色颜料900克。厨师牛某元、文某芳在颜料外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的情况下,将颜料掺入面粉用于制作玉米卷肠包、三色红枣发糕,从2024年5月至案发,平均每月6次向幼儿和教职员工提供食用。2025年7月1日,公安机关进入幼儿园调查,厨师贺某霞、安某玲为逃避责任,将剩余颜料藏匿。7月3日,公安机关在褐石培心幼儿园查获红色颜料2包458克、黄色颜料1包57克、绿色颜料4包444克。经公安部鉴定中心检验鉴定,红色颜料铅含量5.96毫克/千克,黄色颜料铅含量209890.63毫克/千克,绿色颜料铅含量13.71毫克/千克。经专业机构检测,幼儿园餐食留样中,玉米卷肠包、三色红枣发糕铅含量分别为1340毫克/千克、1052毫克/千克,严重超标。
经查,2024年初,褐石培心幼儿园园长朱某琳为提高幼儿园招生吸引力,想通过增强食品色泽度和美观性来吸引幼儿喜爱和家长认可,经投资人李某芳同意,授意厨师贺某霞购买颜料添加制作食品,并持续组织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传发。园长朱某琳在幼儿园就餐时也食用了添加颜料的食品,经检测,其血铅值为169.3微克/升。另据调查,该幼儿园曾购买使用天然果蔬粉(食用色素),价格为5.04元/100克,较颜料价格低,但使用比较后认为掺入颜料更鲜亮。
朱某琳、李某芳、文某芳、贺某霞、牛某元、安某玲等人在食品制作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致使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员工血铅异常,涉嫌构成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目前,案件主要事实已查清,涉案财物已查封扣押,公安机关已对朱某琳、李某芳等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执行逮捕,对2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对3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调查组专家围绕褐石培心幼儿园周边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开展调查,采集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幼儿园周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铅浓度均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没有铅污染情况。针对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坝铅锌矿天水转运站是否存在环境污染,检测结果显示,转运站周边环境空气、地下水、土壤铅浓度均符合相关标准,且该转运站距幼儿园直线距离约1.8公里,不从事产生铅污染的选矿和冶炼等生产活动。针对2006年麦积区甘泉镇吴家河村铅中毒事件涉事企业原址地块是否存在环境污染,检测结果显示,两家企业原址地块土壤均进行了修复治理,目前分别用于玻璃钢储罐、化粪池加工和集装箱房组装,生产均不涉及铅污染,距幼儿园直线距离约10.3公里,中间有山体阻隔,不会对幼儿园的环境产生影响。
调查组对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铅检验数据问题展开调查,发现该院及其检验科管理混乱,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实验室质量控制执行不到位,相关检验人员缺乏系统性培训,严重违反职业操守及相关规定。另经调查确认,7月2日至3日,褐石培心幼儿园血铅检测由甘肃省疾控中心承担。调查组对甘肃省疾控中心血铅检测数据严重失真问题展开调查,发现检测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值出现巨大差异,严重违反相关规定。
甘肃省纪委监委针对上述问题背后的属地管理、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失职失责问题,已启动问责调查程序。截至7月20日12时,247名血铅异常患儿均得到住院治疗或居家营养干预。住院治疗的235人中,已完成第一疗程出院234人、在院1人。经专家组研判,治疗效果达到预期。为进一步做好后续治疗保障工作,已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建立患儿健康监测档案,动态掌握康复情况,跟进做好健康管理服务。持续做好患儿、教职员工治疗保障工作,设立专项基金,对所有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及时为患儿异地治疗提供费用报销,并协调开辟绿色通道,发放营养费及陪护等补贴,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