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好丽友”砸穿中产的山姆信仰 选品失焦引争议

访客 2025-07-21 10:32:43 53752
近日,“好丽友”因其产品选品失焦引发争议,被指砸穿中产阶层对山姆信仰的信赖,此事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关注,关于此事的具体原因和后续进展尚不确定,但已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关于该话题的具体细节和更多背景信息,需要进一步关注和了解。

好丽友砸穿中产的山姆信仰!7月初的一个傍晚,莉莉在上海青浦山姆地下二层把车倒进最靠近电梯的车位。她推着大号购物车,像往常那样先绕到冰柜,再直奔零食区。她的会员卡已经续费到第三年,价值680元。她习惯了“闭眼买”,因为相信“山姆不会出错”。

逛到货架上堆积如山的好丽友派前,她却猛地刹住了车。蓝黄相间的价签上标着49.9元——这个在普通超市常见的品牌,莉莉是第一次在山姆碰上。就在莉莉感到困惑的那几天,社交媒体上已经炸开了锅。7月15日,山姆会员店因上架好丽友派、卫龙辣条等大众超市常见商品,引发了众多会员的不满甚至愤怒。

会员们的质疑在于,山姆的选品策略是否要从“独特”转向“大众化”。作为紧急公关措施,争议较大的低糖好丽友派在7月15日晚从山姆App消失,但会员们并不买账。这款号称“减糖健康”的派已收获300多条差评,有消费者愤怒留言:“宣传减糖,结果甜到齁嗓子。”

莉莉感叹道:“谁能想到,山姆会因为一盒好丽友派被骂上热搜?”众所周知,逛山姆、开市客这类会员制仓储超市,在这几年已成为新中产群体的生活方式。人们愿意每年支付一笔不菲的会员费,图的是“别处没有”的惊喜好物。如今,惊喜成了楼下货架同款,好丽友、卫龙排排站,这让人在续费时犹豫不决。

老会员艾奇的感受最直接。她在山姆App里翻了又翻,常买的太阳饼、低糖蛋黄酥早已没了踪影。“当了5年会员,感觉现在的山姆有点陌生了。”那些曾经让她抢破头的爆款一批批地下架,取而代之的是便利店随手可买的品牌,让她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尽管引发争议的商品其实是山姆的“定制款”,其他地方买不到,但问题的根源在于,花了几百元办卡,面对这些品牌,会员们觉得“不山姆”了。一位会员表示:“我们真不是挑好丽友的刺儿,关键是,山姆挑东西的眼光好像不一样了。260块会费,不是给不起。我们付这个钱,图啥?不就图山姆能帮我们把把关,筛掉那些到处都能买的东西吗?要是连这个基本盘都守不住,明年还续它干啥?”

毫无疑问,在消费者看来,山姆能火这么多年,靠的就是“花钱买选品”的道理。在山姆原中国区CEO文安德掌舵的时代,山姆走的是“精挑细选”路线:把商品种类(SKU)从上万种大幅砍到约4000种,帮会员提前筛掉了不靠谱的商品;又于2016年通过入华20年来首次涨会费,吸引愿意为品质和服务多花钱的人。

山姆借此在中国成功建立起了一个“中产俱乐部”——大多数消费者愿意掏那260块年费,本质上买的是山姆团队对全球4000个SKU的严选能力。从澳洲牛排到网红瑞士卷,从自家招牌Member's Mark到外面买不到的定制货,山姆靠着“精挑细选、宁缺毋滥”,给中产顾客造了个梦:在这儿花钱,买的是品质,是省心,更是种“不一样”的感觉。

数据也证明这招儿管用:2024年,山姆在中国的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光会员费,山姆就收了超过13个亿,占了总收入的15%。更厉害的是,办高级卡的老会员,92%都愿意接着续,他们撑起了山姆六成的生意。

只是,在如今选品失焦的争议之下,山姆构筑起来的中产幻梦被当众拆掉了。当卫龙辣条、徐福记点心这些超市里随处可见的牌子,被山姆包装成“定制商品”,甚至玩起“隐身术”(比如盼盼品牌名改用拼音“PANPAN”),会员们不干了。不仅花260块买来的“品质生活”被稀释,还感受到了一种浓厚的“背刺感”。

类似的失望情绪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抱怨山姆选品“看不懂”“越来越怪”的声音越来越多。过去几年里,中国仓储会员超市这块蛋糕是在变大,但顾客的嘴也变“刁”了。艾媒咨询报告指出,消费者对“独特性”和“健康属性”的要求日益严苛。

对山姆来说,想牢牢抓住这些中产家庭的心(和钱包),本应在“供应链创新”和“会员最在意的品质”之间,走稳平衡木。但现在看来,它的避重就轻,让其摔了一跤。身处增长压力与品质管控双重夹缝,山姆现在最要紧的功课,是赶紧把供应链和品控这块短板补结实了。要是守不住品质这个命根子,跑得越快,摔得可能越狠。信心这东西,建立起来何其难,崩塌却只需一瞬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