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女篮第一步有遗憾但仍需迈出 总结经验明确方向
女篮在迈出第一步时虽有遗憾,但仍需坚定前行,她们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未来方向,这次经历将成为宝贵的财富,激励她们在未来的比赛中更加奋发向前,不断挑战自我,争取更好的成绩。
中国女篮在20日进行的2025女篮亚洲杯季军争夺战中以101:66战胜韩国队,以第三名的成绩结束了洛杉矶奥运周期的第一项大赛。尽管新周期的第一步留有遗憾,但通过比赛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接下来的发展思路,是本届亚洲杯带来的更重要启示。
上一个奥运周期,中国女篮经历了世界杯亚军、亚洲杯冠军和亚运会冠军的辉煌,也品尝过巴黎奥运会无缘八强的苦涩。进入新奥运周期后,中国女篮进行了调整。今年2月,宫鲁鸣出任中国女篮主教练,这位曾带领中国女篮夺得亚锦赛和亚运会冠军的67岁老帅,时隔20年再次执掌球队。
球员方面,中国女篮开启了新老交替的进程。4月公布的集训名单中,既有杨力维、黄思静等大赛经验丰富的球员,也有张子宇等多位潜力新星。从4月下旬开始,中国女篮先后在昆明和北京展开集训。宫鲁鸣将思想教育、队伍管理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提出“万次投篮计划”,即每名队员都要完成近一万次的投篮任务,通过高强度、结构化的投篮训练,系统性提高投篮技术的稳定性和命中率。此外,中国女篮还注重训练的科学化管理,包括选材、制订训练计划、训练过程的监控、训练后的恢复,以及对训练效果进行系统总结和调整等多个环节。
训练效果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6月13日至7月8日,中国女篮参加了六场热身赛,取得了5胜1负的战绩。相较于成绩,通过比赛磨合阵容、尝试打法是中国女篮更重要的任务,特别是能在亚洲杯开始前与主要对手日本队和澳大利亚队有过招的机会,对于备战更具锻炼价值。这种实战检验也延续到了亚洲杯小组赛阶段。整体实力而言,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新西兰队都很难给中国队制造太多威胁。无论是张子宇和韩旭的“双塔”组合,还是无中锋的“五小”阵容,均在不同时段得到检验。
半决赛对阵日本队时,中国女篮迎来了真正考验。在19岁控球后卫田中心的带领下,日本队一开场就用精准的外线投射给中国队来了个“下马威”。田中心去年还在跟随青年队参加U18女篮亚洲杯,时隔一年重回深圳的她已成为日本女篮国家队的首发后卫。她首节三分球5中5、独取21分的表现为日本队取胜奠定了基调。每当中国队起势时,日本队总能用外线投射作出回应,最终用16记三分球浇灭了中国队卫冕的希望。
中国女篮及时调整状态、平复心情,在不到24小时后以一场大胜结束了本届亚洲杯征程。这是杨力维参加的第五届亚洲杯。她在半决赛中膝盖受伤,不仅错过了决赛,此后还经历了长时间的康复过程。重新踏上亚洲杯赛场,杨力维依然是那个风驰电掣的中国女篮队长,她用一次次突破与快攻点燃了现场气氛。
跟随姐姐杨力维的脚步,杨舒予逐渐成长为中国女篮的主要进攻点之一。23岁的她突破犀利、出手坚决、防守积极,已在场上显露大将风范。20日进行的季军争夺战,或许是已在俱乐部出任主教练的黄思静的最后一场国际比赛。赛前奏唱国歌时,她不禁潸然泪下,回顾自己跟随国家队征战的十年,有遗憾也有高光,更多的是不容易。
18岁的张子宇在代表成年队参加的第一项大赛上交出了场均15.6分、5.6个篮板的数据。拥有2米26的身高和出色的臂展,张子宇的篮下统治力显而易见,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她移动速度慢的短板,这一点在遇到“小快灵”打法的日本队时被无限放大,“小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韩旭在半决赛后泪洒新闻发布会。过去两年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队备战任务,她放弃了征战海外联赛的机会,这让她承受了不少舆论压力。展望未来,韩旭坚定地说:“在结束今年的这些重要赛事之后,如果有(征战)海外联赛的机会,我会全力以赴地去争取。”
宫鲁鸣表示,虽然没有实现夺冠目标,但本次比赛得到的经验对球队未来发展更为重要。“我们确实看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我们会很好地总结,很好地训练,希望队伍保持拼搏、不服输和不气馁的精神,这是我们未来能够发展的基本条件。”回想十年前,中国女篮在亚锦赛(亚洲杯前身)决赛中输给日本队35分,又在里约奥运会上仅取得第10名的成绩。此后中国女篮开启新老交替的进程,将重返世界大赛领奖台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并且制定了包括两个奥运周期的规划。韩旭、李月汝、王思雨、李缘等年轻球员登上世界大赛舞台,中国女篮形成了东京奥运周期的主力框架并沿用至巴黎奥运周期。尽管失利会暴露出一定问题,但不会迟滞中国女篮新老交替的脚步。山顶的风景很美,而努力向山顶攀登的过程同样应当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