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比极限后仰跳投,可惜现在的NBA再也见不到这样的绝活了 CBA为何无人使用?
科比的后仰跳投是篮球历史上的一大绝活,然而现在的NBA联盟已经很难再看到这样的技术了,CBA联赛中也鲜有球员使用此技术,原因在于篮球技术和比赛风格在不断变化,球员的训练和比赛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后仰跳投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身体素质,难以被普通球员所掌握和运用,这一技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后仰跳投在NBA很常见,但在CBA却很少见到。科比的经典后仰跳投画面至今让人难忘,面对两人包夹,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球却稳稳落入篮筐。这样的场景在CBA赛场上几乎看不到,这背后有多种原因。
技术能力的差异是主要原因之一。后仰跳投看似简单,实际上难度极高。NBA球员如乔丹、科比和杜兰特能把后仰跳投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因为天赋,更因为他们有着超凡的投篮能力。科比为了练好这一技能,甚至让教练在他投篮时推他、拉他,以便在失衡状态下也能保持投篮手型。而CBA球员的基础投篮能力相对较弱,很多球员的投篮还停留在“能进就行”的阶段,距离“随时随地都能稳定命中”还有很大差距。
此外,后仰跳投还需要超强的手感和球感。NBA球员从小就在高强度对抗中练球,手感被磨练得非常精细。而国内球员在青少年时期更注重基本功和体能训练,对这种“花哨”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
身体素质也是关键因素。后仰跳投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来控制身体平衡。NBA球员的核心力量训练非常严苛,他们能在空中做出各种不可思议的动作。相比之下,CBA球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相对传统,缺乏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后仰跳投还需要超强的腰腹力量和身体协调性,这些方面也存在明显差距。
联赛文化和篮球理念的不同也是重要因素。NBA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关键时刻全队会把球交给最强的那个人,让他用个人能力解决问题。而后仰跳投正是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体现。而在CBA,强调的是团队配合,球员从小就按位置训练,后卫练控球传球,前锋练篮板,中锋练内线技术。这种分工明确的训练方式虽然提高了专业性,但也限制了球员技术的全面性。
外援在CBA赛场上偶尔展示后仰跳投,说明这项技术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使用者。外援带着NBA或欧洲联赛的技术底蕴来到CBA,他们的个人技术储备比国内球员丰富。外援在队伍中承担得分重任,教练也会给他们更多单打机会,这为他们使用后仰跳投提供了更多空间。
尽管如此,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现在的CBA球员,特别是年轻一代,开始重视个人技术的提升。像胡明轩、徐杰这样的年轻球员,技术已经有了明显进步。随着中国篮球对外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球员开始接触到先进的训练理念。一些球员会在休赛期到美国进行专项训练,学习NBA球员的训练方法。
技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加上足够的坚持。相信有一天,我们也能在CBA的赛场上看到像科比、杜兰特那样优美的后仰跳投。这需要时间,需要整个篮球环境的改变,不仅仅是球员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教练理念的转变,训练体系的完善,以及联赛文化的进步。路虽然还很长,但至少我们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