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生椅空荡荡 安全谁来守望 兼职教练员现象普遍
救生椅空无一人的现象引发关注,安全问题引人深思,当前兼职教练员现象普遍,但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仍需加强监管,对于救生椅的安全守望,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救生设备的安全有效,也需要加强公众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大众对救生设备重要性的认识,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暑期来临,许多游泳馆里孩子成了主力军。记者走访多家游泳馆发现,救生员兼任教练员的情况非常普遍,几乎很难见到专门坐在救生椅上观察的救生员。在救生员招聘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并不严格,无证就能上岗,甚至用网上做的假证也能蒙混过关。
晚上六点,在前门东大街附近的一处游泳馆内,不少孩子正在泳池里嬉戏。此时,岸边的救生观察台上空无一人。一名工作人员指了指水里一名黑衣服的教练,表示他就是场馆内的救生员。除了他以外,场边还有一个正在和几个孩子说话的教练,同样也是救生员。这两位救生员要么顾着纠正学员的动作,要么是在闲聊天,并没有留心关注其他孩子的游泳动向。
记者总共走访了6家游泳馆,其中仅有1家泳池边的救生观察台上能看到有专门的救生员在值守。另外5家,救生员已经和教练员“混为一谈”,基本都在带孩子上课。这些有教学业务的游泳馆中,用来教学的泳道一般是单独划出的,和自由游泳的泳道互不干扰。在黄寺大街附近的一家游泳馆,进门最靠左手边的一条泳道是教学泳道,两名教练兼救生员站在泳池边,正分别带着各自的学员在这条泳道里学习游泳,他们的精力也基本集中在学员身上。教学泳道旁边还有其他4条泳道,最远的一条离教学泳道有10多米远,里边也有不少孩子在游泳。而这些孩子的安全主要由在水里一起游或者在岸边休息的家长来看护,位于泳池另一侧的“救生员”很难顾及到。
而在长椿街附近的一家游泳馆,记者走进馆内时发现灯光十分昏暗。工作人员解释说当天有一排灯出现了问题,正在维修。这家游泳馆的救生观察台上同样没有人。两名身着救生员服的人位于泳池的另一侧,正在给孩子上课。灯光缺失加上教学泳道和自由游泳泳道之间立起的小栅栏对视线有一定遮挡,使得仅靠两名在教学泳道边教学的教练难以同时兼顾全场游泳人员的安全。
根据《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国标,泳池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的应至少配备3名游泳救生员,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的游泳池,应按面积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内增加1人的比例配备游泳救生员。长椿街附近的这家游泳馆,泳池水面面积达到了375平方米,按照标准应该配备4名救生员。但除了在带课的两名教练兼救生员之外,记者并未看到有其他救生员出现。
成为救生员和游泳教练的前提是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想要考取游泳教练资格证,前提必须取得救生员资格证。因此,在暑期孩子扎堆学习的情况下,这些救生员兼教练大都被分派到了教学岗,馆内很难再见到专门的救生员去关注游泳安全。
正值暑期用人高峰,有不少单位在网上发布了救生员和游泳教练的招聘需求。有的岗位明明写着招聘游泳教练,但在岗位职责一栏,除了“负责学员教学及排课工作,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之外,游泳教练还要“负责学员游泳的绝对安全,密切巡视游泳者动态”,相当于把教练和救生员的任务混杂到了一起,一个人干两个岗位的活。还有一些单位招聘专职救生员,有的要求明确写出救生员应尽的看护义务,并要求应聘者提供救生员资格证、健康证等证件。还有的要求一笔带过,甚至连相关资质证件都不需要。
无证就能上岗担任救生员显然是违规行为,至于招聘通知里写的“考救生员证包过”,在专业人士看来也不太靠谱。北京市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是组织实施本市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的单位,工作人员王冲表示,在考试之前,学员须参加本市公示的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由机构向职业技能鉴定站进行考试报名。目前北京有北京体育大学等7家公示单位能够开展培训,学员需在公示的培训机构进行报名培训。救生员的考试分为理论部分和实操部分,内容相当详细,没有谁能说“一定包过”。
记者查看多家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发现,写着“无证就能上岗”或者没有明确证件要求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救生员岗位还是要求应聘者拥有相应证件。但其中,也有不少单位明显只是走形式,根本没有用心去核验身份,甚至用网上做的假证就能蒙混过关。一家网购平台上,不少自称培训学校的商家都在售卖培训课程,但实际并不做培训业务,而是直接贩卖假证。这些假证的发布机构和样式都与真实证件完全不同,查验平台也完全是“山寨版”。即使假证有各种漏洞,但当记者以求职者的身份咨询用人单位并提供了与真实证件完全不同的假证信息后,有单位竟然表示“没问题”,并开始商量后续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