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俄国防部数据称,2025年前三个月乌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损失超13.8万人,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累计伤亡突破100万。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现代战争伤亡纪录,更揭示了俄乌冲突从“闪电战”演变为“绞肉机”的残酷现实。
乌方对数据真实性存疑,但间接承认重大损失。例如,2025年3月乌军高层罕见解除第157机步旅指挥官职务,因俄军伊斯坎德尔导弹一次性摧毁训练场150名士兵;乌陆军司令德拉帕蒂称将“严惩失职者”,侧面印证了战场管理的系统性溃败。
军事分析师指出,俄乌冲突已演变为典型的“不对称消耗战”。俄军凭借装备数量优势及纵深打击能力,持续削弱乌军装甲力量——乌军坦克从战前2000余辆锐减至不足500辆,被迫依赖步兵与无人机作战。西方援助的先进武器如M1坦克、豹式装甲车在战场损耗率超60%,暴露出“技术代差”难以弥补“数量鸿沟”的困境。
当泽连斯基宣称“任务完成”却难掩库尔斯克溃败,当普京以“人道条件”劝降却继续推进战线,战争的终极讽刺在于:双方都宣称“为生存而战”,却共同滑向毁灭的深渊。或许正如一名战地记者所言:“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幸存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东海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hangzhan.com/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