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高速行驶中发生碰撞事故,导致车辆起火燃烧并造成3人死亡。
这是小米汽车首次出现严重车祸,虽然目前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但却迅速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汽车安全性能与质量控制的激烈讨论。
针对该起事故,4月1日,安徽省铜陵市高速公路三大队回应,专案组已介入调查。随后,小米公司公开发布“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事发前后信息摘要,事故原因尚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对此,宁德时代回复:不是我们的电池。
据澎湃新闻4月2日消息,记者询问小米SU7搭载的是什么厂家生产的电池。客服人员回应称,小米SU7分为标准版,Pro版以及Max版。其中标准版搭载的是弗迪刀片电池或宁德时代电池,“两种电池混装的,是随机安装的,车主在购车时不能选择。”前述客服人员补充道,Pro版以及Max版仅搭载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
随后,记者向小米官方客服询问今早宁德时代发文回应称“涉事车辆搭载的不是宁德时代的电池”是否属实时,前述客服回应称目前客服方没有得到更详细的消息,对于事故涉事车辆搭配的是哪款电池,暂时无法得知,后续可关注小米官方公示。
其后,澎湃新闻致电弗迪电池官网上查询到的公开电话,即比亚迪客服中心热线。当记者询问涉事车辆搭载的是否为弗迪电池,客服人员回应称:“不是业务部门是查不到此类信息的”。比亚迪客服人员表示,相关问题需咨询电池厂的工作人员,但电池厂家并不对外联系,会帮忙反馈问题并让记者等待后续回电。
据小米汽车官网,小米SU7参数配置表中,未明确写出各版本电池的供应商,仅列出了电池类型等信息。标准版配备73.6kWh的磷酸铁锂电池,Pro版搭载94.3kWh磷酸铁锂电,Max版搭载101kWh的三元锂电池。三个版本均采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
此前据小米官网宣称,小米全系汽车采用全新CTB电芯倒置技术,可以实现在极端情况下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根据说明,这款电池拥有3层顶部支撑、3层侧碰防护、8层底部防护结构,总计14层的硬核物理防护,最高可抵抗1000°C的高温,“在电池结构安全上,最难应付的是侧碰和刮底。小米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拥有总计14层的硬核物理防护,面对2倍载荷振动、3.6倍冲击、48倍泡水的最严苛的叠加测试之后仍能完成IP6K9K的密封测试。”
3月份小米集团质量动员大会上小米汽车获质量优秀奖
就在事故发生的当月,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3月14日的集团质量动员大会上强调:“任何产品不能有质量和口碑问题,质量第一原则不能动摇。”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天的大会上,小米汽车因质量表现优秀,获得集团内部质量一等奖。卢伟冰在大会上坦言,小米汽车上市前最担忧的就是质量问题,但通过“网友严选”和专业评测后,锁单量的持续攀升被其视为“高质量带来的爆发力”。
大象新闻记者查阅相关数据看到,小米SU7自2024年4月上市以来,市场表现强劲,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交付量超过20万辆。2025年3月单月交付量超29,000台,位列新势力品牌前列。此外,未交付订单仍有约15万台,显示出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高度认可。
尽管上市一年来销量亮眼,记者也发现,小米汽车的用户反馈暴露出一些问题。多位小米SU7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小米汽车的售后服务网点数量少,跟不上销量。
有湖北车主反映,想换个尾灯补个漆面,需往返700公里维修。上海有车主表示,预约维修需要“零点抢号”。部分区域服务中心要等待半个月。此外,小米提供的代步车服务仅限高端车型SU7 Ultra,普通车主维修期间出行困难。而本次高速事故则加剧了车友及网友对小米汽车电池安全与辅助驾驶系统的质疑。
来源 | 大象新闻记者 王海妹 (综合来源:澎湃新闻 界面新闻等)监制 | 李金锋 李洁敏主编 | 彭丹编辑 | 杜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东海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hangzhan.com/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