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河南省纪委监委通报了商丘市柘城县胡襄镇原党委书记王东霞严重违纪违法案,揭露其主导的刷白墙形象工程细节。通报显示,王东霞为应付上级人居环境检查,耗资249.62万元财政资金对多个行政村墙体喷漆刷白,最终因涉嫌贪污、行贿、搞封建迷信活动等被双开,其行为被定性为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王东霞在任期间,将刷白墙作为政绩展示的核心手段。2024年9月,商丘市纪委监委首次通报其问题时,仅提及大额财政资金被挪用,但未公开具体金额。最新通报明确,该项目涉及胡襄镇沿线多个村庄,资金用途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部分村庄甚至存在路灯未安、断头路未修等民生问题,却优先用于墙体美化,引发群众强烈不满。
调查发现,王东霞的违纪违法行为不仅限于面子工程。其还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私营企业主装修服务、不如实申报个人财产,并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巨额公共财物。通报强调,王东霞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其行为背离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为民服务宗旨。
刷白墙现象本质上是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批评此类行为浪费国家资财,搞无用功。河南省纪委监委指出,这类工程看似改善环境,实则掩盖了基层治理的短板,导致资源错配和公信力流失。例如,安徽阜南县曾因799万元刷白墙事件被中央通报,当地官员坦言此举是一白遮百丑,暴露出漠视民生的扭曲政绩观。
基层治理中的监督缺位是此类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河南省纪委监委在通报中反思,部分领导干部为迎合上级检查,滥用财政资金打造可视政绩,而民生项目因周期长、见效慢被搁置。这种现象折射出决策机制不科学、权力约束乏力等问题。
针对新形象工程隐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已于2024年3月要求各地倒查8年内的类似项目。河南省积极响应,将刷白墙等面子工程纳入重点整治范围,并推动建立审计与民众监督相结合的防控体系。此外,商丘市通过公开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力图从思想根源纠治迎检思维。
此案也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敲响警钟。专家建议,应强化领导干部的民生导向考核,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同时健全资金使用透明机制,避免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河南省纪委监委表示,未来将加大对蝇贪蚁腐的查处力度,确保财政资金真正惠及民生。
王东霞案的曝光,再次凸显作风建设的长效性与艰巨性。从安徽阜南到河南柘城,刷白墙的教训警示:唯有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才能根治形式主义顽疾,筑牢党和群众的信任基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东海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hangzhan.com/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