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直言,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无序竞争问题突出,部分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一表态,无疑给乱象丛生的汽车市场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汽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自 2023 年起,一场价格战席卷整个行业,直至 2025 年,已有 30 多家车企启动新一轮降价。为在市场中抢占份额,部分车企陷入 “内卷式” 恶性竞争。从价格层面来看,一辆定价 50 万元的车,经销商不仅放弃卖车利润,甚至贴进贷款利润与银行返点,将车价降至 40 万元以下。激烈的价格战致使 2024 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 4.3%,远低于下游工业企业 6% 的平均利润率。
更恶劣的是,某些企业甚至建立“企业KOL”矩阵,系统性编造竞品车型的故障案例。例如,某新势力品牌被曝组织员工伪装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布对手车型“自燃”“失控”的虚假视频,再通过算法推流制造舆论危机。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竞争模式,已导致汽车资讯圈信任度暴跌,有消费者直言:“看车评就像在垃圾堆里找金子。”
另一部分网友则调侃:“恶性竞争让车企只顾内斗,谁还有心思搞研发?”认为某些车企不把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上,反而热衷于价格战与抹黑对手,这种行为实在短视。
此次发改委发声,表明国家将着力整治汽车行业市场乱象,规范竞争秩序。未来,随着监管的加强,汽车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那些依靠不正当竞争手段的车企,终将被市场淘汰,而真正注重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希望汽车行业能否借此契机,摆脱无序竞争的困境,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东海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hangzhan.com/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