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物业私吞60万元小区公共收益被处罚 电梯换新计划终落地

访客 2025-07-20 18:12:05 83755
物业私吞小区公共收益60万元被处罚,导致电梯换新计划受阻,经过调查和处理,最终电梯换新计划得以落地实施,此次事件提醒物业公司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公共收益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业主也应积极参与小区管理,共同维护小区利益,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左右。

某小区居民李阿姨对去年那笔失而复得的60余万元小区公共收益感到欣慰,这笔钱让电梯换新计划得以实现。近日,静安区城管执法局处理的一起“某物业服务企业侵占物业公共收益案”被评为2024年上海市行政执法“十大案例”。

物业私吞60万元小区公共收益被处罚 电梯换新计划终落地

2024年1月,江宁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到居民关于电梯老化待修却没钱的诉求后,迅速响应,两小时内抵达现场核查,三天内固定初步证据,一周内启动专项审计。面对8年的收支账目混乱,执法队联合第三方审计机构逐笔核对,最终确认某物业公司违规分成60余万元。考虑到新旧法规衔接问题,街道按“从旧兼从轻”原则裁量,责令全额退款,并对2019年新规实施后的侵占部分依法处罚8万余元。

物业私吞60万元小区公共收益被处罚 电梯换新计划终落地

江宁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表示,区城管执法局在前期法规培训和案件会商时提供了专业指导,为街道快速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持。自2021年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来,静安区城管执法局率先推出区局与街镇的案件会商联审模式,与区法院、检察院等建立挂职交流、案件共商机制。这些机制在公共收益案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协调区司法局进行法制审核,联动区房管局调出历年物业合同,指导街道规范审计流程,确保每一步执法都经得起检验。

物业私吞60万元小区公共收益被处罚 电梯换新计划终落地

在长期实践中,静安区城管执法局总结形成“执法标准化+办案数字化+协作常态化”的治理框架。例如,通过“多格合一”平台,实现了问题早发现、快处置的闭环管理。一位参与办案的执法队员比喻说:“这就像给基层执法队配备了‘导航系统’,既不会跑偏,也能避开障碍。”

案件办结后,静安区城管执法局以这起典型案例为蓝本,推出系列创新举措。依托“贴心城管进社区”智慧云平台,居民可以反馈占绿毁绿、飞线充电、违法搭建、房屋装修等问题,相关线索将自动流转至属地核查处理。居民王老伯表示,现在有问题能快速找到解决途径,心里踏实多了。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还打造了“獬豸释案”品牌,每年执法人员都会走上舞台,通过情景演绎再现执法过程。去年的活动中,公共收益案的办理故事让观众印象深刻。今年的“獬豸释案”进一步深化“贴心城管”、“绿色城管”、“平安城管”、“智慧城管”、“阳光城管”等内涵,让更多优质案例从实践走向舞台,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角落。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