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27万存款差2天到期执意要取 银行内控失效引争议
女子坚持在存款到期前两天取出其27万存款,引发争议,质疑银行内控失效,该事件涉及一笔即将到期的存款,因女子坚持提前取款,暴露出银行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可能存在问题,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对银行内控机制提出质疑,摘要结束。
2.5亿存款失踪案在广西南宁开庭,银行与储户双方就责任归属展开激烈辩论。庭审中,银行声称储户贪图高息存在过错,而储户则指责银行监管不力。
银行营业厅内,54万元存款在封存存单45分钟后消失。2025年7月15日上午8时30分,“工行南宁分行2.5亿存款失踪案”在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首次进行证据交换。原告席上,储户蔚女士的代理律师周兆成提交了36组证据,直指工商银行“内控全面失效”。被告席上的三家工商银行分支机构的代理律师则以9组证据反驳,强调“储户自身存在过错”。
庭审仅持续一小时便宣布休庭,揭开了一起涉及28名储户、总额达2.53亿元的巨额存款失踪谜案。闭庭后,储户代表段女士在法院门口表示:“我们把身份证和密码交给穿着工行制服、坐在工行办公室的行长,难道不是因为信任国家银行吗?”
案件选取蔚女士一案作为典型先行审理。蔚女士起诉三家工商银行分支机构,要求赔偿约58.6万元。法庭上,原告代理律师周兆成提交的证据材料直指工商银行存在系统性管理失职,包括员工行为排查形同虚设、异常大额支付核查缺位等问题。段女士透露,银行系统曾发出风险预警但未能有效拦截。
工商银行方面则提交了9组证据进行抗辩,认为银行操作流程合规,损失根源在于梁建红个人犯罪行为,银行并无责任。
时间回到2018年至2019年期间,时任工商银行南宁分行金融业务部经理的梁建红通过三名中间人寻找有闲置资金的客户,承诺除正常银行大额存款利息外,额外支付高额收益。在高息诱惑下,28名储户办理了大额存单业务。梁建红指使其实际控制的公司财务伪造存单,趁储户不备替换真实存单。当储户取款时,才发现手中的存单是伪造品。经司法鉴定,梁建红与时蓓等人共窃取28名被害人存单款高达2.53亿元,案发前仅返还部分款项,仍有约1.2亿元不知所踪。
2021年11月19日,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梁建红被判无期徒刑;时蓓获刑15年,其他两名从犯分获七至九年半不等有期徒刑。刑事判决书中特别注明:“梁建红原所属单位是否退赔责任主体不在本案审理范围。”
今日庭审的核心争议点在于工商银行是否应当为储户存款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储户方代理律师周兆成指出银行存在“全面内控失效”,并展示了银保监部门连续11次下发的风险预警文件。工商银行方面则坚持“个人犯罪论”,强调银行操作流程完全合规,损失根源在于梁建红个人犯罪行为,与银行无关。
此案案发后,当地银保监局对工行广西分行进行了现场检查,认定银行方存在场所和人员管理的过失,并给予相应处罚。多位法律专家指出,无论刑事判决如何认定,银行在民事赔偿责任上难辞其咎。银行对储户资金安全负有更高层级的安全保障义务,即使损失由内部犯罪引发,只要银行存在重大管理过错,就应当对储户的本金及利息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今天的证据交换结束后,法院宣布休庭,下次开庭时间将择日通知。蔚女士一案只是系列诉讼的开端,28名储户中仍有27人等待维权,涉及未归还资金达1.2亿元。无论本案结果如何,都将成为后续诉讼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