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贵们为何不爱玛莎拉蒂了 销量断崖式下跌
中国新贵群体对玛莎拉蒂品牌的热情减退,导致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可能的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变化、品牌形象调整不当等,玛莎拉蒂需深入研究市场趋势,调整策略以重新吸引中国消费者的关注,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玛莎拉蒂在中国豪车市场销量下滑,近期在上海、武汉等地经销商处,其SUV车型Grecale的限时起售价降至38.88万元,比官方指导价低了超过26万元。这种大幅度降价背后是销量断崖式下跌的现实。Stellantis集团年报显示,2024年玛莎拉蒂在华销量较2017年巅峰时期暴跌超过九成。乘联会数据也表明,2025年1-5月,玛莎拉蒂在华累计销量仅为384辆,同比锐减44%。
与其他超豪华品牌如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等相比,玛莎拉蒂的处境尤为尴尬。品牌格调因过往与“微商”的深度绑定及争议人物的关联而遭到严重反噬。此外,在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中,玛莎拉蒂未能及时跟上步伐,几乎未能激起一丝涟漪。
玛莎拉蒂于1914年创立于意大利,但入华时间并不算长。1995年首次亮相上海车展,直到2004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玛莎拉蒂的第一波流量源于郭美美事件,她自称开玛莎拉蒂,使该品牌被贴上了“富婆车”的标签。2015年前后,随着微商群体的爆发,玛莎拉蒂成为微商炫耀的标配。2016年,玛莎拉蒂推出Levante车型,受益于中国SUV市场的崛起,销量突破1万辆。然而,自2018年起,产品迭代和品控问题导致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
2024年的巴黎车展上,Stellantis集团CEO承认玛莎拉蒂面临财务困境,处于亏损状态。这不仅是因为消费者对高端消费的热情减弱,还因为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电车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体验,中国车企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汽车大厂的市场份额受到侵蚀。
玛莎拉蒂的品牌形象受损也是其困境的一部分。经销商曾推出200元一次的微商拍照服务,进一步损害了品牌形象。尽管玛莎拉蒂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推出所有车型的电动版本,并在2030年全面实现电气化,但目前的产品力仍显不足,电动车型上市日期一再跳票。
为了在中国市场重新站稳脚跟,玛莎拉蒂需要彻底修复品牌形象,告别负面标签,重新聚焦品牌历史底蕴和真正的豪华体验。同时,调整销售策略,避免自杀式定价,并加快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否则,留给玛莎拉蒂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