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蚊子不是变少了是热懒了 高温限制蚊虫活跃性
今年高温天气导致蚊子活跃度降低,因此人们感觉蚊子数量减少,高温使得蚊子活动变得懒惰,不再频繁出现,这种现象是暂时的,随着气温下降,蚊子数量可能会逐渐恢复,人们仍需保持警惕,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蚊虫叮咬带来的健康风险。
进入夏季,湖南省疾控中心多次提醒市民注意避免蚊虫叮咬,以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传播。不少市民发现今年蚊子似乎变少了,没有往年那么爱咬人。
湖南省疾控中心每年都会设置伊蚊监测点,并及时进行监测。长沙市民黄女士表示,往年夏天几乎每天都会被蚊子叮咬,但今年入夏以来被叮咬的次数明显减少。根据监测结果,今年五月份由于雨水较多,蚊子密度比往年高,但六月份气温过高,蚊子活性降低,整体指数仍然呈上升趋势。市民感受到蚊虫减少,是因为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蚊虫活动和叮咬频率会下降。一般来说,蚊虫活跃的温度范围是20℃到35℃,超出这个范围,蚊虫活跃性会显著下降。
湖南常见的蚊子主要包括伊蚊(花斑蚊)、库蚊(家蚊)、按蚊(疟蚊)以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等。这些蚊子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乙型脑炎和疟疾。蚊虫喜欢叮咬新陈代谢旺盛的人群,如小朋友和孕妇。此外,穿深色衣服的人更容易吸引蚊虫。网上传说的O型血更易招蚊子的说法目前没有科学依据。
防蚊灭蚊需要结合物理和化学方法。最重要的是减少蚊子滋生的环境,及时清除室内外积水,并准备纱门、纱窗、蚊拍等工具。同时,杀虫剂、蚊香等化学防蚊产品也是必不可少的。个人卫生习惯也很重要,勤洗澡、勤换衣可以减少对蚊子的吸引。当蚊媒疾病暴发时,建议聘请专业公司用专业器械及杀虫剂处理。防蚊灭蚊的关键在于减少积水,从源头上控制蚊子繁殖。
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蚊子活动的高峰时段,穿着长袖和浅色衣物,避免在草丛或阴暗处逗留。短时间外出可在超市购买防蚊驱避剂,喷涂身体裸露部位。
被蚊虫叮咬后,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敷10分钟,减轻肿胀和瘙痒。孕妇和儿童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短期也可使用含氢化可的松(1%)的外用软膏。瘙痒严重时可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孕妇优先使用物理防蚊措施,如蚊帐、防蚊衣裤,必要时选择派卡瑞丁或驱蚊酯产品。对于婴幼儿,2月龄以下婴儿禁用任何化学驱蚊剂,婴儿推车加装蚊帐,不要使用含香茅草等天然成分的驱蚊产品。被叮咬后要避免抓挠,以免引发细菌感染。若出现红肿热痛、流脓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若出现呼吸困难、全身荨麻疹、头晕等严重过敏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